第一章(1 / 2)

上海市第一屆現代詩歌比賽頒獎現場,餘生靜靜的坐在台下,等待著主持人念到自己的名字。

一個月前,餘生炒了公司魷魚,並且還拿到了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因為公司沒有給餘生購買社保,餘生以此向公司單方麵提出辭職。沒有了工作的餘生,呆在家裏,一個星期都沒有出門。他在思考,思考著自己的未來。

屋外傳來了敲門聲,餘生打開房門,接過了外賣。打開電視,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則新聞。

上海市第一屆現代詩歌比賽目前正在麵向全國征集優秀現代詩歌,題材不限,參賽時間截止八月五號……餘生看了看日期,拿出了手機,輸入網址,把自己曾經寫的一首詩提交了,詩歌類型,餘生選擇了愛情。

一星期後,餘生開始找工作,他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做一名獵頭。隻是,找工作並不是那麼的順利,四天後,餘生來到了一家小公司,做一名實習獵頭助理。

一個月後,餘生接到了上海打來的一個電話,對方告訴他,他的詩歌獲得了三等獎,獎金為五千塊。餘生一開始聽到這話時,是很懵的,鎮靜兩秒後,才想起自己一個月前確實參加了比賽。他本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但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得獎。對方加了餘生的微信,問了餘生的地址,一天後,邀請函就寄到了餘生手中。

餘生向公司請了兩天假,坐火車來到了上海。這是餘生第二次來到上海,上一次來,是一年前。餘生搞不懂,不就一個小比賽,怎麼還搞個頒獎現場,還邀請獲獎嘉賓出席,不出席還不給獎金。不過主辦方還是比較有良心,報銷車費和安排住宿。

“歡迎大家來到上海市第一屆現代詩歌比賽頒獎現場,本次比賽由農夫山泉和加多寶讚助,感謝他們的讚助。本次比賽共從全國征集了詩歌五千三百八十二篇,經過我們的篩選,最終有三千兩百首詩歌是符合我們的參賽規則。通過網絡投票和現場觀眾投票,產生了前十名獲獎者。最後,將通過現場評委和現場觀眾的投票,決出前三名!”

聽到這裏,餘生心裏顫抖了一下。情況不對啊,電話裏不是告訴自己已經獲得了三等獎了嗎?難道自己被騙了?或者說是名次已經固定,隻是再走一下形式?餘生開始坐立不安了。

“接下來,請讓我介紹一下今天到場的評委嘉賓,他們分別是:XX市文學社社長李欒女士,XX大學文學係主任張清平教授,XX市詩歌協會會長吳寒……”

餘生聽著台上主持人的介紹,心裏在想,看來這個比賽還是搞得很有名頭嘛,請到的人也算是大咖。

台上的大屏幕開始快速循環播放詩歌內容,餘生仔細看了看,似乎沒有自己的那首啊。

“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我們的屏幕上正在快速播放著十首優秀的詩歌,我們也將這些詩歌的作者從全國各地請到了現場。本次投票的方式為評委投票加現場觀眾投票,觀眾投票一人一票,評委投票一人十票。評委可以選擇不投,或者選擇投一到十票中的任意數字……”

餘生聽著主持人念著投票規則,心想,搞得還挺複雜啊。不過自己的那首詩都還沒有看見呢,這些投票規則跟自己有關係嗎?餘生看著手中的邀請函,邀請函也沒寫自己獲得了獎項啊,隻是讓自己來參加頒獎。餘生心裏愈發的不安了。

“讓我們看看今天第一首詩,它是哪首詩呢?屏幕鎖定,三,二,一。好的,這首詩是來自江蘇南京的楊輝寫的《離別》,讓我們掌聲有請楊先生上台,分享他寫的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餘生在台下聽著楊先生的故事,不為所動,故事很老土。接下來的幾首詩幾乎都是差不多的故事模型,有寫愛情的,有訴說親情的,有歌頌祖國的,有讚美生活的……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主持人已經邀請了九位嘉賓上台講述詩歌背後的故事,這最後一位嘉賓,會不會是餘生呢?當這位嘉賓的投票結果出來後,餘生死死盯著主持人,希望她能趕緊念到自己的名字,不然,他今天就白來上海了。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本次比賽的最後一首詩,它是哪首呢?請工作人員鎖定屏幕,三,二,一。好的,這最後一首詩是來自四川成都的餘生寫的《滬見》,讓我們掌聲有請餘先生上台,為我們分享他的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台上的屏幕,顯示著餘生的詩。台下的餘生,心裏一直懸著的石頭落地。來到台上,餘生看著主持人,大腦一片空白。

“餘先生,你的這首詩的題目叫《滬見》,可以說說為什麼會取這樣一個標題嗎?”

餘生看著台下的觀眾,這是餘生第一次麵對這麼多的人在台上發言。餘生努力調整自己的思維和情緒,但手心還是出汗了。

“呃,之所以會取這樣的標題,是因為我想在上海見到她。”

“那你已經在上海見到她了嗎?”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