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深來客(1 / 2)

中原一處偏遠山區,一座看似破落的廠房,隱沒在一大片枯黃的茅草叢裏。一個十六歲出頭的少年,他取下別在腰上的“打狗棍”,交給前來接他班的人。在廠門口一家飯店吃了一碗快刀麵,然後向南邊的山坳走去。

夜色像墨水一樣,慢慢塗抹著四周的景物。一層一層的,越抹越黑。可是四周越黑,天空倒是越藍,沒過多久,就見滿天繁星了!

真是大好的夜色!璀璨的星河,由南向北,閃閃發亮!

少年走在黃沙道上。雖然偏僻,但小時候聽父親講過一些鬼神之類的故事,所以從來也沒有懼怕過,每次一個人走在這路上,都像白天一樣走得十分悠然。

其實,少年在八歲那年,他的父親就突然去世,之後為了生計,他一個人就開始每天在這段黃沙道上走了!至今都走了七八年了!

突然,一陣輕風吹過,風夾著雨水,洋洋灑灑地飄落下來。

少年停下腳步,抬頭望望天空,不覺心裏納悶:“這麼藍的天,滿天星鬥,星河璀璨,怎麼突然下起了雨來了?”

他摸摸自己的頭,感覺這雨水跟平時的雨水有些不一樣,沾在手上有點像食油一樣滑膩,放在鼻子底下嗅嗅,又有一種似酒非酒,說不出味道來的香味兒。

少年雖然覺得奇怪,但並沒有往心裏去,倒是想起了同事阿當叔教會他的一首詩詞來。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蟬嗚,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阿當叔當年入過私塾,會背誦一些唐詩宋詞,他對這個過早失去父親的孩子甚為同情,平日裏除教他做人的道理外,還教他識幾個字,背誦幾首唐詩宋詞。辛棄疾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阿當叔幾年前教會他的一首宋詞。當時雖然隻有五歲,但他已經對唐詩宋詞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對辛棄疾這首西江月,他覺得詞中的意境跟這段黃沙道十分相似,所以記得特別牢。如今一撥小雨點打在臉上,腦海裏就想起這首詞來了!

少年想著詞中意境,下意識看四周一眼,又抬頭望望天空,隻見月亮如鏡,月光如銀,萬物一色,仿佛眼前就是當年辛棄疾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繪的地方。

不過,少年的心很快回到剛才下的那撥雨上:“剛才下的是雨水嗎?怎麼像油一樣滑膩,又有酒的醇香呢?如果不是雨水,那是啥?”

少年又聞了聞沾過剛才雨水的手,香氣依然在,隻是比剛才淡了一些。但是,這種酒一樣的醇香味兒,好像又變成了花香的味道。

少年在補滿了補丁的衣裳上擦擦手,晃晃蕩蕩的繼續往前走。

拐過一道彎,不遠的前麵就是家。少年的家是一座小小的石屋子。往日遠遠的望去,白天能看見淡淡的炊煙,夜晚能看見淡淡的燈火,即使晚上沒有燈火,天氣好時,也能看見家就在不遠的前麵。但此時,一點影子也沒有,那突兀在一片亂七八糟的白石頭中,看不見石頭房子丁點的輪廓,仿佛洇在了夜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