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失蹤的高材生(1 / 3)

第1章:失蹤的高材生

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省西部的川鄂邊境,境內萬山重疊,地勢西高東低,其中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米,有“華中第一峰”之譽。在她3253平方公裏的原始森林區,三千米以上的高峰六座,被譽為華中屋脊,生長著二千種以上的動植物,各種不同的珍禽異獸和奇花異草,被譽為世界的“綠色寶庫”和“物種基因庫”。

原始蒼莽的神農架,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直至今天,神農架依然有些神秘,還有許多的謎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了解。遠古的神話傳說、“野人’、白化動物等等,撲朔迷離,令人眼花繚亂。相傳,神農氏曾在這裏嚐草采藥,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寒;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神農架”之名由此而來。炎帝神農氏的傳說在現代考古中得到充分的佐證。1989年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神農架發現了原始人類的早期石器數枚,估計有近200萬年的曆史。1986年,在神農架紅坪地區又發現了神農架遠古人類舊石器遺址等。

我叫鄭智天,係清華大學考古學碩士生,至於我為什麼會選修考古學這門枯燥乏味的學課,大概與我並不出眾的長相和內向的性格脫不了幹係,以致於我到27歲的大齡青年都沒有交過一個女朋友,於是我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考古學的研究上。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我幾乎讀騙了大學圖書館裏所有的考古學書籍,尤其在華夏和印度古文字及古物的研究方麵,甚至超過了某些考古學教授的水平。

我發表的有關甲骨文和舊時器的幾篇論文,曾在清華大學轟動一時。在高手如林的清華學府裏,我的論文能夠脫穎而出,也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我獲得我的導師胡教授的賞識,並成為他最得意的門生之一。

胡教授是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他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因為智商超過一百六十而提早進入大學,花了八年的時間,取得了考古學和生物學的雙博士頭銜。因而,僅27歲的他就成為清華大學裏最年輕的考古學和生物學教授。據說,他還參與國家幾個神秘的研究課題,至於具體是什麼,我不太清楚。

在進入碩士班學習的第二個暑假開始時,胡教授又像往常一樣私下把我叫到了他辦公室,問我願意不願意跟他參加一個由中科院組織的到神農架的考察活動。

對於神農架我向往已久,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殊不知,卻是這一次考古活動,改變了我以後一生的命運。

我們的交通工具是吉普車和中型貨車。考察小組中除中科院、國家文物研究所和大專院校考古研究人員以外,還有不少武裝特警。如此規模龐大的考察組,幾年來還是頭一次,看來中央對這次考古活動十分重視。

據說,這次考古活動是由神農架居民發現一塊古代石碑而引起的。神農架至今發現的古人類洞居遺址很多。其中較著名的有古犀洞,洞中除了出土的動物化石和骨骼殘骸以外,還發現有1000餘件砍砸器、刮削器、砸擊石錘、錘擊石錘和雕刻器以及石葉、石片等舊石器,這些石器多用錘擊法加工而成。牛鼻子洞,該洞邊有一懸崖絕壁,絕壁上有一岩龕,供奉著山神,相傳山神曾在該山洞附近出沒。山寶洞,該洞深藏在燕子埡西北側的一個山坳裏,是典型的石灰岩溶洞,因洞中聳立著一片天然塔林,群塔高低參差,井然有序,故被譽為“洞天塔群”。在這些洞中,人們都相繼發現古代人類活動的遺跡。

大概到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考察現場。接待我們的是湖北省文物研究所的同誌。

據他們介紹,考古工作自從找到古代石碑以後,就一直沒有其它發現。已發現的石碑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一塊真的石碑,因為其周邊形狀並不規則,石碑背麵也凹凸不平,從其形狀來看,該石碑很可能是從岩壁上掉下來的一塊石片。

該石碑材質為堅硬的花崗石,碑麵文字明顯為甲骨文,據初步戡測,石碑距今約有5000多年的曆史。

在放大鏡下細看,碑麵文字雕刻十分精細光滑,在其表麵和周緣看不出刻痕,而其裏麵的刻痕卻起自文字的基底部分。若說是修整性雕刻,應該幾乎整個地方都布滿了刀痕。以刻工高手而論,把字口刻得圓潤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再加上年深日久,其表麵層層鏽蝕剝落,即便字口有細微刻痕,也已被歲月磨平。然而,即便如此,5000多年以前的古代人類又是怎樣雕刻出如此工整的精細文字呢。何況那時人類又沒有什麼像現在那樣先進的雕刻工具!

若能揭開這些謎底,必將是考古史上又一重大發現。

碑上文字已翻譯出來,為“神人洞”三字,從字麵意義上來說,應為神人居住的洞府,但不排除其為上古人類供奉神祗的地方,畢竟在神農架地區,此類地方比比皆是,所以大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地質學家分析,鄂西北的神農架是170萬年前地球出現第四紀冰川時期時,未被冰層埋藏的土地,而且,自人類產生以來,神農架地區都很少發生過強烈地震。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整座洞窟深埋地下,以致於要動用大型機器來挖掘呢,這對於我們還是一個未知之謎。但我們這些考古工作人員對此興趣不大,我們關心的是如何盡快使洞中古物出土,進行研究以解開自已心中的謎團。

經過兩天兩夜的不停挖掘,洞窟才慢慢顯露出來,隻見石堆叢中露出一個黑幽幽的洞口,陰沉沉的,看不到底,不知究竟有多深!

經過工作人員的空氣分析,確認洞中空氣對人體無害之後,我們考察組人員才陸續進入洞口。

這石洞有一人多高,裏麵漆黑;經過約十丈的洞道,到了一間寬廣數丈的大洞,洞內除了數堆亂石以外,並無他物。側麵有四道石洞,繼續向內伸展,到底通向何處,大家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