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銅山(1 / 2)

農曆辛醜年,黃帝曆第4718年秋八月。

一條貫穿嶺西山脈的隧道開始修建前的地質勘測,鑽探機將探洞深入到地下三十幾米,勘測人員在分析泥土層質時意外的發現其中帶有很多青銅碎片。

兩天之後,省城曆史博物館的專家們到達現場進行實地探查,並發現有更多的青銅器件以及動物的骨骼遺骸出土,專家推測這地方存在一個規模極為龐大的古墓群,並調集周邊地區的考古工作人員進行發掘。

可雖然有充分的準備,但這次考古工作進行得還是十分不順利,因為這些出土的青銅器物以及動物骨骼數量實在過於驚人,而且毫無坑道痕跡,連亂葬崗挖坑掩埋的痕跡都沒有,就好像是隨意堆積起來的青銅器和骸骨,找不到任何的人為順序。

發掘工作剛開始兩周,就有一萬七千多件造型不一的青銅製器出土,另外還有很多已經拚湊不起來的動物骸骨,目前清理出來的骨頭重量就已經超過了兩噸。

麵對如此多的文物出土,從各地趕到現場的考古學家們都是一頭霧水。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這裏應該不是什麼古墓群,而是一處古代戰場遺址,這些骨頭應該就是古代士兵的遺骸,但奇怪的是這些青銅器並不像是武器,史書資料也找不到有關於嶺西戰爭事件的記載。

有專家提出疑問:“難道這是一個存在於我們認知以外的古代國家?”

可如果真是古代戰場,像這麼慘烈的大戰也不可能一點記載信息都沒有,而且現在發掘出來的這些才是冰山一角,天知道這地底下還埋著多少東西?

除了青銅器和骨骼遺骸,暫時還沒有其他的器件發現,也沒有玉器、錢幣、陶器等這些常見的陪葬品,就連石頭都很少摻雜。

幾位考古界知名的專家分析了幾天,也沒理清楚頭緒,無法確定年代信息,也就無法確定這些殘骸和青銅器的身份。

這是什麼時期的戰場,又是誰和誰在打仗?

這個問題暫時不得而知。

負責給出土文物整理編號的工作人員將幾百份報告送到燕大考古係羅教授的手裏,他看著這些報告和文物照片,緊皺著眉頭,也沒看出多少有用的信息來。

“從清理出來殘骸和青銅器的數量來看,已經可以確定這是一處古代戰場的埋葬坑。”

“這些青銅器和中原的青銅文明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的年製似乎要更加久遠,造型也更加豐富。”

目前的這些資料信息有限,羅教授隻能得出這樣的初步猜想。

“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這個埋葬坑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得盡快安排人員進行排查理清,做好有序的發掘計劃。”

盡管有太多的謎團,發掘工作還是得繼續,而且發掘時間無限期延長,原本計劃要在今年內開工的隧道施工也被暫時停止了。

兩名手裏拿著金屬探測器的工作人員走進羅教授的帳篷裏,帶著些驚魂未定的表情說道:“老師,我們在嶺西的四個方向都進行了定點探測,發現以山頂為中心,方圓十五公裏的範圍內每個地方都有很強烈的金屬反應。”

“如果不是探測器出現問題的話,這整座山埋著的應該都是青銅器。”

“什麼?”

聽到這話,羅教授顯得十分激動,眼鏡也從鼻梁上掉落下來,很吃驚的說道:“整座山都有金屬反應,這不可能,是不是你們的探測器壞了?”

他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要知道現在才清理了一小塊地方就有上萬件的青銅器出土,這座嶺西山如此之大,若是全清理下來,至少得有高達千萬件青銅器出土。

不可思議。

太不可思議了。

“老師,我們發掘出一具保存相對完好的骸骨,已經清理拚湊起來了。”

羅教授突然眼前一亮:“給我看看!”

這位學生似乎是有什麼難言之隱,輕輕搖頭道:“我們沒拍照片,這具骸骨太詭異了,根本不像是人類,您還是親自去看一眼吧。”

羅教授沒再多說,急忙戴上眼鏡趕到現場的工作帳篷中。

用白布鋪起來的桌架上,各個部位的骨骼都按照順序拚湊起來了,這具遺骸的身高目測隻有一米三左右,腿骨很細,而且還少了一部分。

頭骨狹長,竟然還有完整的鼻骨,看起來很高,還能明顯看出耳朵的輪廓,眼睛部位的骨洞比一般人要大得多,幾乎占據了半張臉廓,這樣的整個造型看上去十分奇怪。

如同那學生所說的那樣,這根本就不像是人類的頭骨。

羅教授目不轉睛的盯著麵前的這具骸骨,不禁疑惑道:“這頭骨的形狀很奇怪,全身的骨頭應該也沒找齊,肋骨去哪了?”

幾名學生不約而同的搖頭:“老師,沒有發現肋骨,不僅是這具,我們清理來出來的幾噸骸骨中都沒有發現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