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26 宮廷政變(1)
第二卷 126 宮廷政變(1)
就在朱全忠在河北大肆擴張勢力的同時,長安方麵,以宰相崔胤南司與以樞密使宋道弼為首的北司也鬥得不可開交。昭宗向來痛恨宦官宋道弼、景務修他們獨斷專橫,傾向於支持南司。於是,崔胤天天找到昭宗,與他商議如何除掉宋道弼、景務修他們。宋道弼、景務修也勾結華州的韓建、歧山的李茂貞,抵製崔胤。
南司和北司各為集團,各自結交藩鎮作為外援,想找時機置對方於死地。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摶,明白事理,寬宏大量,上下稱讚,認為是良相。他擔心南北二司的鬥爭會招致變亂,就從容不迫地對昭宗說:“君主行事,應當致力於申明大局,沒有偏心私情。宦官專權的弊病,誰不知道呢!但是他們的勢力不可能急速除掉,應當等候各種災難漸漸平息,通過正當途徑逐漸消滅。希望陛下說話不要輕易泄漏,以免加速奸邪小人的變亂。”
昭宗把這句話轉告給崔胤,要他分析分析其中的意思。崔胤一聽,馬上得出結論,說:“王摶奸詐邪惡,已經成為宦官頭子宋道弼等的外應了,絕對不可以在擔任宰相。”南司陣營內部出現了不和諧的因素,宋道弼稱機動手,聯合行動,鼓動昭宗撤崔胤的宰相職務。
於是,崔胤被免掉宰相一職,離開長安,去鎮守廣州。崔胤認定是王摶在排擠打擊自己,才導致自己被撤職的,對王摶的態度由生氣轉變成了仇恨。在去廣州的路上,崔胤寫了封信給朱全忠,請他出頭,為他討還公道。什麼公道不公道,是狗咬狗的事情。不過,朱全忠希望朝廷內部經常發生一些狗咬狗的事情,他好渾水摸魚。
朱全忠上了個奏章給昭宗,說:“崔胤是個好宰相,千萬不能離開輔佐陛下的宰相一職。王摶與北司互為表裏,相互勾結,危害國家,不可不防啊!”論朱全忠的知識水平,是不可能寫出這樣言簡意賅的句子的。當然,他有自己的秘書班子,他隻須把他的想法告訴他們,用不著自己動手執筆。
昭宗還在思考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朱全忠的奏章又到了。這個時候的朱全忠,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了,是中原一帶最大的霸主。昭宗想不聽他的,看他長了幾顆腦袋。昭宗不敢繼續討論,馬上派八百裏快騎把已到湖南的崔胤召回長安。
回到長安,根據朱全忠的意思,昭宗命崔胤擔任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罷免王摶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之職,降為工部侍郎;罷免宋道弼樞密使一職,到荊南擔任監軍,罷免景務修樞密使一職,到青州擔任監軍。
崔胤還不滿意,說這樣的處罰太輕了,他還得請朱王爺繼續討論是非曲直。昭宗說,好好好,崔愛卿,你別告訴朱愛卿了,朕一定弄得讓你滿意為止。於是,昭宗下旨,貶王摶為溪州刺史,再貶王摶為崖州司戶,宋道弼流放州,景務修流放愛州。同一天,三人都被賜令自殺。王摶死在藍田驛,宋道弼、景務死在霸橋驛。於是,崔胤借朱全忠之威,掌控了朝政。宦官們敢怒不敢言,隻能低頭思過,尋找機會,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