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18 槍杆子裏出政權?(2)(2 / 2)

韓建還說:“八王手下的那些兵,都是些烏合之眾,應該馬上解散,免得損了大唐國體。”讀到這裏,昭宗終於讀懂了韓建的意思,原來是要他解除八王的兵權,解散八王的軍隊。有槍稈子才有發言權,怎麼能夠解散軍隊?當天晚上,昭宗急忙招來功臣捧日都頭李筠,想和他商量一下對策。

“皇上,韓建狼子野心,他是想解除您的軍隊,控製您啊!”李筠一語中的,擊中了韓建此舉的要害。昭宗也明白過來,忙問:“李都頭,那怎麼辦?”李筠說:“事不宜遲,皇上,我們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去親兵的營帳,然後趕往河中。”說完,李筠帶著數十個侍衛,擁著昭宗出了節度使。

剛出節度使府的大門,突然,火光四起,周圍都是士兵。“李筠,你劫持皇上,該當何罪?”韓建站在隊伍前麵,大聲喝道。李筠提著刀,站在昭宗麵前,喝道:“大膽韓建,見了皇上,還不下跪請罪!”“弓箭手,準備!”韓建決定來個快刀斬亂麻,“李筠,趕快放下武器,要不然,我讓你們立馬變成馬蜂窩。”

李筠看了看周圍,黑壓壓的都是華州軍,正彎弓搭箭,對準他們。看來,韓建是想下毒手,如果不聽他的,隻怕連皇上他都敢殺。李筠隻得命令侍衛放下武器,束手待擒。韓建請昭宗回到節度使府,強迫他下詔,說:“作為皇帝,您隻須挑選賢能的人去做事,就可以清除禍患平定叛亂,又何必另外設置安聖、捧宸、保寧、宣化這四支親軍呢!您這樣做是違背王道的,臣懇請皇上立即解散全部親軍。另外,李筠劫持皇上外逃,犯了死罪,請皇上下旨,處死李筠。”

昭宗已落魔掌,完全沒有自由,隻得依從韓建,解散護衛自己的四支軍隊二萬多人,並下旨斬殺捧日都頭李筠於華州大雲橋。殺了李筠,韓建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與知樞密劉季述一起,假借朝廷的詔令派兵圍住諸王住宅,抓捕通王李滋、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等十一位王爺。可憐這十一位王爺,散著頭發,打著赤腳,有的攀援爬上牆頭,有的登高跑到屋頂,狂呼道:“皇上快來救我!”但是,即便他們喊破喉嚨,也沒人出來看他們一眼。韓建把通王、沂王、睦王、濟王、韶王、彭王、韓王、陳王、覃王、延王、丹王這十一個王裹挾到華州西部的石堤穀,一聲號炮,刀光閃閃,十一顆人頭落地,然後向昭宗奏報說他們謀反因而處死。

韓建知道昭宗不會高興,便上呈奏章,請求立昭宗的親生兒子德王為太子,想以此來安慰安慰昭宗。乾寧四年(897年)正月十一日,昭宗立德王為皇太子,按成製改名為李裕。李裕為淑妃何氏所生,為討好何氏,韓建有奏請朝廷,冊封何氏為皇後,史稱何皇後。本來,皇帝的接班人應當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親生兒子當了皇帝,他的母親冊封為皇後也是正常之舉,不存在有特別之處。為什麼韓建的這個舉動可以抵他殺十一位王爺之舉呢?原來,大唐皇帝自憲宗以來,好幾代不立正宮娘娘了。突然之間,把常製恢複過來,也就成特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