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別繞彎子(2 / 2)

不過,這次不是跟別人比賽,而是追逐衛星。不,也是一場比賽,是跟大洋彼岸的迷國的一場比賽。

如果跑贏,德州儀器就能順利落地,把多年前奪走我們的東西,再要回來!德州儀器落地投產,芯片產業就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

這依然是一場比賽,是汽車與衛星的比賽,是阻擋與突破的比賽。是兩個巨人掰手腕,事關國家榮譽,祖國騰飛。

與情與理,他高帥都要豁出去拚搏一把。也許有人問,為什麼不一直使用氣墊飛行?

其實這是一個悖論,氣墊技術早已成熟,業已應用到軍事上。可是這種技術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對環境的要求。氣墊產生的強大氣流在海麵上可以比水麵航行快數倍,可是發熱量極高,不適合長途航行。在城市裏就更不可能,氣流能吹毀範圍內所有的東西。

隻能作為應急工具使用,且對駕駛員的應變要求極高。隨著路況的迅速變化,難度越來越大,車速也越來越快。整個過程比遊樂園裏的過山車還刺激驚險。

一個小時之後,汽車到達停泊區,隊長剛一下車就哇哇大吐。

到休息室休息半小時,兩人再次登車。這次隊長戴上了特製的頭盔,手裏還拎了一台古怪的接收機。上車,調試儀器,順利接收。

模擬衛星開始運行。汽車追逐衛星運行軌跡出發。所幸衛星的運行軌跡不是UFO,不會隨便改變運行軌道,也不會大角度的拐彎變速。

幾次試行之後,高帥就已經掌握其中技巧。他也明白,實驗場裏訓練一百次,也不如在實戰一次。和開飛機一樣,試飛機和真飛機永遠不可能一樣。可嫻熟的磨練還是必要的。

一天加強訓練下來,兩人雙腿發軟,走路都不上線了,跟喝醉了一樣,歪歪倒倒,兩腿打顫。

出發點在海燕大道,隊長接到電話,彙報出一連串數據。

“東經XXX北緯XXXX,周圍無高大建築。十分鍾後?OK,我們會調整接收位置。”

八分鍾後,再次接到電話。

“什麼?軌道改變?請報數據!”

看到隊長手忙腳亂地調整數據,高帥也緊張的冷汗直流。

鏈星經過近空,隻此一次。也就是說,他們隻有一次機會!可能迷國航天部門臨時調整軌道也未可知。艾瑪,你調整軌道,可把我們害慘了!可是現在怨天尤人也於事無補,盡快接收到解密信號才是王道!

時間一秒秒過去,很快就超過十分鍾零七秒,高帥的手在駕駛盤上摩挲,心裏暗自祈禱,快點快點啊。時間超過,說明衛星已經飛過去了,超的越多,距離越遠。

一直閃亮紅燈的接收機終於嘀地一聲切換成綠色,前麵屏幕閃動,閃出一條弧線,上麵有個衛星圖標。

“定位正確,加速開車,追!”

高帥猛踩油門,沿著海燕大道向北行駛,經過一座橋時,前麵堵車。他急忙拉動氣發動,汽車呼地下騰空而起,斜斜地擦著斜拉橋鋼索向前飛去。路上的司機和乘客看到這一幕,一個個張著嘴巴,看呆了。

“哇,這是在拍電影嗎?太科幻了吧。”

綠燈很不穩定,一直在閃爍,到黃燈的時候必須及時調整方向,否則紅燈亮起,信號就斷了。機載電腦屏幕上跳動著一段段數據。

隊長發出命令:“保護速度,注意路況!”

他手中的儀器也在不停地調整接收角度。汽車飛過橋,下麵的汽車排成長長的一排,想落地都不可能。高帥隻能盡量保持高度,從上空掠過。

饒是如此,強大的氣流飛掠上空,仍然吹落一地樹葉。有幾家路邊店廣告牌承受不住氣流衝擊,紛紛斷裂掉落。

高帥親曆實境,才知道氣流對狹窄的街道破壞力有多大。可又無法再提高,汽車功率不大,產生的氣流有限,無法支撐起更高的高度。前麵路段終於不再堵車,高帥的汽車從天而降,落在地麵上,快速切換到正常行駛。

心裏說:還是在路上開起來安全,在低空飛來飛去,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前麵是個丁字路口,屏幕上的衛星軌道卻是弧形的,又恰巧紅燈亮起。

高帥盡快切換到氣流行駛,汽車再次騰空而起,前麵是一排高大的水杉樹,根本過不去。

“倒!”借助著強大的慣性,高帥的身體身左傾倒,駕駛盤也扳向左。嗡地聲,汽車從杉樹中間的空隙順利鑽過去。樹枝從車身上刮過,讓兩人聽了一陣的心驚肉跳。

過了這排樹,下麵是學校的體育場,前麵以是一排七層教堂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