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文道奇才(1 / 2)

就在天凝在學院裏溜達的時候,還不知應天書院院長顏易旬正在閱讀他的文章,顏易旬看這兩個弟子在科考沒多久,就匆匆送來一份考卷,甚為奇怪,匆匆觀之,隻感到通篇文章字字珠璣,文采風流已達上乘水準,尤其文章所立意甚是精妙,其文銳理言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讀到興時,不禁頷首吟誦,“妙,實在是妙。沒想到此次科考又出了個文道奇才,其文意境深遠,言辭精妙,最關鍵是一紙之文,概論兵法精要。”

心中暗喜,這次四脈大比,最起碼文采一道,應天書院不會落後了。尹一航在地字號房裏,仔細看著自己所書文章,心裏頗為滿意,此次文章以“兵論”為題,著實讓人頭痛。因為“兵法”一道牽扯甚廣,為將之道、用兵之道、甚或天時、地理無不包含其中,所以此文著實難寫。

不過尹一航卻是甚有信心,因為家學淵源之故,幼時讀過兵書戰策不知凡幾,自己這篇文章雖說不是多麼不凡,通過這次初選那是綽綽有餘,掃眼旁觀碌碌餘子還在奮筆疾書,不由得想起天凝來,也不知道這個小子寫的怎麼樣,再次瀏覽過文章,發現沒有什麼遺漏,隨即便交了試卷。

綏水之源不知其高幾何,沿山壁滾滾而落,匹練如彩虹長帶,水入江流形成渦旋,盤旋於長橋臥波之處。此等情景甚是壯觀,天凝不自覺已迷醉其中,不知不覺間走上玉橋,恍惚間遠處似有清影晃動,橋頭走過來一個人。

天凝看的仔細,這人身著的灰色儒杉圖案,是跟剛才門外說話人一模一樣,麵龐清雋,氣質脫塵更勝日前那名老師,天凝知道這是應天書院中的高階老師,努力裝著平靜,裝著沉浸於景致中也不理睬。

可惜天不從人願,怕什麼來什麼,那名老師走到天凝近前問道:“咦,你是參加此次科考的學子嗎?怎麼會出來的這麼早?”

天凝聽到詢問連忙道:“回這位老師,學生正是此次科考的學生,因為老早做完了文章,所以到這裏欣賞書院中的景致。”

“哦?據我所知此次題目乃是兵論,此題涵蓋甚遠就是讓我寫來都要費上寫周折,沒想到你竟然才情如此出眾,不知道能否說說你文章中的內容?”那名老師笑意真誠,渾然沒有做作,看來是真心想要聽聽天凝文章天凝聽完,心中一顫,“哎,說不得又得靠老爺的文章,糊弄人了!”

“老師吩咐,學生敢不從命,其實學生也就是有感而發,論兵一道乃是世間文章,豈是一紙文章可以描述!”

天凝說著思緒停頓了下,回想起文章中所言,琅琅頌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