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應齋看吳天凝的樣子,心中一片惆悵歎聲道:“天凝,也是咱們有緣,想不到我下山報仇居然會收一個徒弟,那就交給你一種練功的法門,不過本門武功都是注重體悟的多,到底能練出什麼名堂就看你的造化了。”
吳天凝聞言精神大振,湊近了仔細聽著。墨應齋看著認真的神情,仿佛看到自己孩兒一般,隨後恍然壓下了異樣的情緒,開口道:“本門武功乃是師門先祖,自戰場中領悟出來的絕學,首重氣勢和心境,將要傳給你的武功是本門內功心法武衍心經的第一重,心境堅毅者才能成就,你練的時候一旦發現心神不寧的情況千萬不要勉強。”吳天凝連忙點頭答應。
墨應齋肅容道:“天下武功源頭皆來源於道家,傳說創世人乃是道門真祖老子,當年真祖在天斷峰明落岩觀天地之威感悟與心,創出道門一脈絕學,其手書道家真典道德經堪稱武學源起之書,其開篇有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實為修煉武學之基礎。”
“就是天地道、名根本,既不是永恒如一,也是不動如一。正所謂以本心感觸萬物,查世間根本。”
吳天凝聽的搖頭晃腦,不自禁說道:“難怪師傅說學習武功要大毅力,心境堅忍的人才堅持自己的觀點,正所謂人定勝天也是這個道理。師傅所說心神不寧也就是心中的觀念受到衝擊變化的時候,在這時候看待事物就容易受別人影響,所以才不能勉強。”
墨應齋聽這話也恍然道:“我修練武功隻知道心境的重要性,到沒想過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看不出來你小子還有點料。”
吳天凝不由得意道:“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誰的徒弟,哈、哈、哈。”
墨應齋正色道,“天凝你這種情緒要不得,需知道七情六欲最是妄念心神,武功想要修煉到大境界,必須去除七情六欲的困擾,以大恒心破除執妄。隻有守重心之本質,才能破除自我執念。感悟天機,明了天地源本,然後依功法通其經脈,調其氣血,通丹田本源,開玄關訣竅,才能知曉虛空玄妙。”
吳天凝聽了有些疑惑,撓頭道:“那不是練武功最高的人都是沒有感情的,那練到最後不都成了泯滅人性的人了?”
墨應齋為之一愕,明知事實非是如此,可是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去反駁他,正思索間又聽的吳天凝好似恍然大悟道,“哦,師傅我知道了,武功能練到大成者都是心念堅毅之輩,不是說他們沒有感情,而是說他們的信念堅定不會被別人所動搖。反而心中有情才是萬物名、始之本,正是這些執念促生他們破除心神障礙,才能明了武道巔峰境界。”
墨應齋瞪大了眼睛把他由頭看到落腳,不敢相信這話是出自他口,誇獎道:“小子果然有點悟性,我教你的功法叫做武衍心經,是以師門先祖領悟戰場殺伐氣勢為基礎,融合兵法戰策創立,憑借心神融合戰場殺氣,以氣凝勢,以勢逆天的武功,以心神為本淩禦天地,就是進入一種空空在在的境界,以心靈代替人的頭腦感應變化,自動調配身體做出相應動作。說起來慚愧,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仍然沒能把武衍心經練到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