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居庸關。
朱高熾從驛站裏急匆匆的奔出來,大聲喝問自己的隨從:“馬呢?”
驚慌失措的隨從連忙扔掉手裏抓著的炊餅,兩滾帶爬地衝向了馬廄。內閣大臣楊榮站在他的身邊,輕輕勸道:“太子殿下,您來了還沒休息到一個時辰呢,這麼匆忙趕路,實在太過勞累了,您負有監國的重任,不能這麼不珍惜自己的身子啊!”
朱高熾搖了搖頭,沒有回答楊榮的話,默默看著隨從牽來了一批精神抖擻的高頭大馬,那馬毛色鮮亮,四蹄結實,一看就是一匹千裏良駒。他問隨從:“哪搞來的這麼好的?驛站的貨色斷乎沒有這樣好的?”
隨從低頭答道:“前麵那是沒法子,這不到了咱們自己的地盤了麼,我早兩日就通知咱們府裏留守的送了六匹上等的來,好糧好水管著,殿下,楊大人和小的我,一人兩匹,一騎一換,保管在殿下要求的日子之前趕到!”
朱高熾露出了會心一笑,指著隨從說:“會辦事,我記下了,快把所有馬都牽過來,我們走!”
楊榮無奈的上馬去,跟在朱高熾的身後,揚鞭催馬趕了過去。自從七月初,征戰阿魯台的皇上這邊傳出了微染小恙的消息,太子便急匆匆瘋了一般隻身帶著自己和一個隨從,輕裝簡行直奔關外而去。一路上風餐露宿,白天歇人不歇馬,晚上隻睡三個時辰,風馳電掣地向著茫茫大草原而去。楊榮心裏合計——太子殿下這是得了什麼消息?還是皇帝根本不是微染小恙?
裏速草原的夏天,正是一年中水草最為豐美的時節,朱高熾無心觀賞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按著密報的位置,一路瘋狂催馬急行,他摸著腰間別的那個物件,不停提醒自己,無論如何,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七月十八日,他終於來到了父親的帳前,向父皇問安。可今天,父親的帳內並沒有人回答他。請了幾遍安之後,他帶著太醫衝進了父皇的帳內——讓他驚慌失措的橫屍帳內的景象沒有發生。他父皇的帳內被褥沒有人睡過的痕跡,父親的龍袍疊的整整齊齊放在了床上。遺詔寫得異常工整放在了書桌上。
“傳位皇太子,喪服禮儀,一遵太祖遺製。”
父親就像古人口中羽化的仙人一般,消失在了帳內……他撲到了床上,大哭起了父皇,而隨之而來的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愣在了當場。
楊榮望著張輔試探道:“英國公大人,這……”
張輔一跺腳:“皇上羽化升仙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哭成淚人的朱高熾從床上抬起自己的臉:“英國公大人,父皇真的升仙了麼?”
張輔領頭跪下喊道:“大行皇帝遺詔在此,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晚上,整整忙了一天的朱高煦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帳內。他身體太過肥胖,今天一天簡直快要累死他了。他坐在桌前,整理了一下思緒,輕輕拿起了一把舊扇子,先是恭恭敬敬地合掌拜了三拜,方才緩緩打開,十多年前慧婕妤在大雨之日的題詞依舊清晰,那是一行至關重要的提示: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
太平洋中關山不難號上,胡清輝坐在胡發財的身邊,胡發財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習慣性地摸著胸口掛著的一個小小圓圓的玉環。胡清輝看了他很久,歎了口氣問:“發財,其實這麼多年了,你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她,是不是?”
胡發財意識到了自己舉動,鬆開了玉環,笑了笑:“她本來就不會屬於我,也不會屬於任何人,記不記得,留不留戀,不過是我一個人的事情罷了。”
清輝點了點頭,靠在了胡發財的肩膀上,問了一個問題:“發財,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那個太祖神器,應該是你爺爺發明的對不對?”
胡發財點點頭:“對啊,是我爺爺發明的,本來要傳給我父親,後來直接傳給我了。”
胡清輝奇怪地問道:“你爺爺是太祖皇帝我現在是知道了,可寫操作說明的人,難道不應該是朱元璋嗎,為什麼署名叫做李勉之呢?這個李勉之,到底是誰?”
全文完
感謝大家支持 新作《詭空》正在寫作中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