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坐了差不多一天時間的車,到達東漢縣三渡口時已是夕陽西下。望著清澈的一江春水,再看看江上來往的船隻,她倦意頓消。此時此刻,展現在她眼前的,雖無“大漠孤煙直”的場景,卻分明是“長河落日圓”的再版。她高興地拿出手機拍攝下遠方即將隱歸的落日,以及黃昏時的江上風景。她感到這裏的美與她老家的美是不一樣的。她的老家在河南,家就住在黃河邊上。她接到小姨的電話就風塵仆仆地趕過來了。住在梨花島上的小姨給她找了一份建築項目資料員的工作。大學已畢業兩年的她一直在鄭州,先是在一家小型企業做文秘,後來在一家星級酒店做迎賓,這樣與社會磨合了兩年,與她所學的建築設計專業相去甚遠。小姨給她找了這樣一份與建築設計相關聯的工作,她來不及收拾一下租屋裏的東西,帶了日常用品和幾件換洗的衣服就出發了。
這梨花島隸屬東漢縣,是鬆江邊上的一個小島,四麵環水。外來人上島必坐船,島上人出來也必坐船。魏來對這個梨花島很有感情。一來是她讀初中是在小姨家住的,小姨待她如親閨女。二來是這個氣候獨特的小島上盛產砂梨。春有梨花開,秋有甜梨吃。夏天和冬天則有這個島上生產的砂梨罐頭。魏來的小姨就在這個砂梨罐頭廠做會計。罐頭廠這幾年增加了出口量,效益翻番,縣裏和鎮裏一致支持擴大生產規模,提出要用兩年時間再建一個罐頭廠。基建方案定下來了,要組建專班,魏來的小姨楊玲妍就給她報了名。
這個罐頭廠始建於八十年代初。那時的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異軍突起。大有村村冒煙戶戶點火的氛圍。梨花島上的執政官員在島上建罐頭廠的決策是對的,充分利用了本地盛產砂梨的資源優勢。建廠之初,地方政府也舍得花本錢,從外地高薪請來了搞技術的工程師,培訓了一大批懂技術的員工,罐頭廠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從建廠到現在,這個罐頭廠已發展了三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企業文化內涵。這期間,多少紅火一時的鄉鎮企業關停並轉了,這家罐頭廠仍然堅持集體所有製,也是目前梨花島上惟一一家產值過了50億的企業。
魏來對這個梨花島上的砂梨罐頭廠也並不陌生。她經常上網瀏覽這個企業的網站,擁有員工1000多人,年納稅1000多萬。梨花島是一個以種植和養殖為主的農業大鎮,有如此雄厚的財源基礎,對於一個鄉鎮來說,已經很不錯了。魏來還在網站上看到,她的小姨楊玲妍連續三年被評為廠裏的先進工作者。魏來就在網上和小姨交流:“評上先進工作者,有什麼獎勵沒有?”楊玲妍說:“肯定有啊,不然誰願意當先進?”魏來又問:“獎勵些什麼東東?”楊玲妍說:“第一年發了5000元獎金,第二年去了香港,第三年去了重慶。第四年,我把評先進的機會讓給同事了,我不能一個人老占著先進的位置,要給別人機會。”魏來無不羨慕地說:“哇,小姨,我對你是羨慕忌妒恨!”她確實很羨慕她的小姨,能在這個梨花島上工作與生活,擁有不錯的收入,還年年當先進。
這次能有機會來這個島上工作,是她心中的一份向往。魏來在楊玲妍的引薦下,到廠裏人力資源辦公室報了名,並辦理了進廠的相關手續,然後就一個人到基建辦公室去報到。基建辦主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叫李福澤。一米七八的個頭,還算端莊的五官,笑起來很斯文的樣子,據說是罐頭廠總經理的同學。魏來落落大方地叫道:“李主任好!我叫魏來,來向您報到!”李福澤說:“歡迎你呀,小魏!你看,桌子、電腦都為你準備好了!”魏來謙虛地說:“我初來咋到,什麼都不懂,還望李主任您多關照!”客套了一番後,魏來就放下包包,拿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根據分工,她負責基建辦的圖紙管理及內勤工作,相當於是個資料員或秘書的角色。工資也是按一般員工的工資標準拿。本來,她可以住在小姨家,但考慮到小姨的公婆都被接到小姨家來了,住不下,她就住在廠裏的集體宿舍裏。平時,她也常去小姨家吃飯,幫小姨買菜。這天,她幫小姨買了菜,剛進入小區,意外地碰上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當她的目光與他相遇時,兩人都有些驚喜,特別是魏來,她本來還想保持一分矜持的,麵對眼前這位帥氣陽光的英俊小夥,她先打招呼:“你好!”對方笑著說:“你好!你是魏來吧?長這麼漂亮,我都有點不敢認了!”魏來的臉一下子就紅了。為了證明她還記得他的名字,魏來也補充了一句:“劉---瑞端,你好!” 這兩個中學時的同班同學。七年之後,他們再次相遇,竟還能叫出對方的名字。那時他們常在一起打羽毛球。她記得劉瑞端以前住在梨花島鎮上的教師公寓,劉瑞端的父母是老師。怎麼搬到她小姨住的這個小區來了,這裏是鎮上工商分局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