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乃是夏寧胸中所有計劃的基石,若是沒有糧食,種種規劃與謀略根本無異於紙上談兵。
過去數年間,流亡在荒郊野外的京口居民沒有出現大規模餓死的情況便已經是曲府糧商大規模的接濟的結果了,雖然那些流民也付出了很多的東西才能換來救濟,其中不少更是曲府計劃之中的蔭民部曲,雖然朝廷的一紙令下,打斷了曲府將三千流民盡數收作部曲蔭民的計劃。
但如今這些人成了北庭都護府以及長公主府的部曲蔭民之後,他們今後從曲府獲得每一份糧食都將成為曲康計算在夏寧頭上的債務。
如果夏寧想要獲得足夠多的糧食來確保流民們的安然過冬乃至對京口城市的後續擴建。
那麼他就必須要按照“合理”的價格向曲府購買極其大量的糧食了。
“我們曲府在過去的三年時間中,已經向京口城的流民分發了大概三千斛的大米與其他雜糧……”曲康從管家手中接過了一本賬簿,“按照這些年一鬥大米一兩銀子的算法,三千斛便是三萬鬥,也就是三萬兩白銀……”
曲康頓了頓,“或者三千兩金子。”
這是個很公平合理的價格,曲府甚至承擔了不少的虧損,畢竟近些年胡人南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家家都在屯糧,所以米糧的價格也就隨之節節攀升。
三千斛大概相當於一萬五千噸。
五噸糧食才值一兩金子,這便是放在後世那個畝產三千斤的時代中也是難以想象的優惠價格了。
但那可是三千金啊,足以組建三千重甲武士北伐的巨額資金!
“北庭都護府感謝曲大人三年之間對於京口流民們的照顧,但我們三年之前尚未到達京口,更不用說……他們怎麼能在三年內一人吃掉一斛的糧食了。”夏寧斟酌著開口,他並不覺得曲康拿出這本賬本是來跟他要錢的,畢竟他剛剛坐下之前便送了自己萬金難求的寶物,自然不會在意這些放在糧倉中隨時會黴變的糧食了,“這般巨額的債務,即便是將那三千流民挨個變賣為奴,他們也不一定值上一兩金子的高價!”
夏寧等著對方的下文,這番
曲康頓了頓,他自然知道這個數量很離譜,即便糧價很優惠。
但一人三年吃上五噸糧食,怎麼聽都離譜。
“我們接濟的並不隻是現在居住在京口城中的三千戶流民,而是盤踞在京口郡中大小各處,加起來近十萬人的流民……”
曲平笑了笑,“想必以殿下的英明神武,不難收服這些心裏還向著大周的流民武裝。”
這些年劃撥去京口的糧食本就是一項政治投機,確保南下流民武裝不會餓死在京口漫長的冬天,更不會在瀕死之前起意南下劫掠金陵。
正巧夏寧來了,這項投資便更具意義了。
京口乃是金陵乃至整個東南郡縣的門戶,廣義上的京口郡絕不止長江南岸用以駐軍的京口城,而是一片在橫跨長江南北,擁有廣闊的山林、土地以及河流資源的土地,是北方流民南下的必經之路,但凡大周朝廷想要穩固自己的北方防線,或是北秦想要南下直取金陵,那麼京口便是一處幾乎不能忽視的長江犄角。
“你是說,京口郡還有十萬能用的流民?”
“至少三十萬能戰的武士!”
夏寧擺了擺手,將椅子擺好,使自己看起來更加嚴肅一點,“所以我們都很明確一點了,京口不容有失對吧?”
曲康點了點頭,心中有些不妙的感覺。
“但是金陵城防堅固。”
有沒有你都一樣……
夏寧頓了頓,“不管是南下的胡人,或是那些餓瘋了的流民武裝都需要依仗我們來製衡對吧?”
“對的。不過金陵城防堅固,並駐有禁軍三萬餘人,無論遊民武裝或是胡人南下的大軍,都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攻破金陵的城防,而這時東南各地三十六郡縣所擁有武裝十八萬人則會星夜馳援金陵,讓胡人或是任何敢於輕舉妄動的流民武裝折戟金陵城下!”曲康頷首,摸著胡子一臉勝券在握的樣子。
夏寧沒有反駁,隻是點了點頭,“你說的很對。”
曲康心中的不安卻陡然間加深了
對麵的駙馬殿下為什麼會讚同他的話?
他不應該反駁的嗎?
“所以,隻要金陵能守住幾天,你們便有信心在南下胡人或是流民武裝的攻擊下生存下來,並讓他們折戟金陵城下?”
夏寧問道,神色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