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河鎮開篇(1 / 2)

周通,年約六十,花甲之年。大河鎮一普通學者,教授鎮內弱冠之下少年人禮法、文學。老者周通,一身布衣布鞋穿戴整齊,麵容慈祥,束發,眼神清澈,麵容稍瘦,依稀可見年少時也曾是英俊少年。垂髫之年便熟讀武國各種文獻,曾二十弱冠之年便考入“武都文士院”

大河鎮顧名思義,有一條大河常伴,風景秀美,山水環繞,魚產豐富,鎮民依水捕撈,依山捕獵,生活富足。常有仙人傳說,據聞有不少孩童曾夢中遇見仙人,但又什麼都說不清。武國人崇文尚武,周邊國畏之如虎。

此日周通正在給學生講課,書院房內,台下一眾學生盤膝而坐在桌前

“今日,主題為取舍,請翻開武都文獻文聖傳一百頁,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文,乃我朝先文聖所寫,所講述的是道義與生死的道理,有人為了活下去選擇了放棄道義,有人為了道義,選擇的放棄活著。你們已跟我快六載,而我也到了該離休的年紀了,也沒什麼可以教你們的了,最後的這一課,我希望你們能從中找到你們今後的選擇,也許有的人會進都謀求仕途,有人會去從軍守家衛國,有些人會從商,但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道路,人言,人活七十古來稀,老師的路快到頭了,你們的路才剛剛開始”

此時周通不等學生開口,繼續說道:“年紀大了不喜離別苦,我武國人崇文尚武,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底線,你們是我帶的最後一批學生,最後一課是你們人生的領悟題,我得到的答案不適於你們。道義和生死得你們自己去思考,今日,下課。收拾好,我帶你們去黃公山遊走一番”

說罷周通轉身離去,身型有些顫微。此時台下傳來。

“我趙亮,謝恩師多年授學解惑之恩……”

“我黃建功,謝恩師教誨,我將投身沙場,為國效力”

“我吳有為,謝恩師授學之恩……”

“我………………………………”

…………………………

此時周通眼眶有些濕潤,心想“以為自己一把年紀了,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情緒波動了,苦心教導數載學生離別,還是會讓自己很難受,在很多學生身上都有看見自己曾經年輕時的影子”

周通此刻已經到黃公山,此山山頂有一座大廟,雕像神情嚴肅,注目遠方山河,雕像盡顯英氣,黃公本大河鎮人,本名黃山河,以二十歲年紀,應征入軍,在武安帝十三年,戰亂間應征入軍,入軍後立下戰功無數,成名之戰便是受困於圍城以一萬人軍隊,將敵國十萬敵軍擊潰至五百人,直接潰逃。老年被敵國內奸投毒,全家都慘死於家中,一百多口人全部慘死,黃公此時在邊境與敵國開戰,敵國用身家性命威脅黃公投降,黃公隻說了一句:“若我一家人安危可換邊境萬千家安樂,又有何可懼,若讓你等蠻子長驅直入,我國豈有安樂”黃公於家和國之間選擇了國,說罷便指揮軍隊將敵軍盡數圍殲在邊境,留下了幾十萬具屍骨。待解決邊境危機後,黃公回家看見妻兒屍體,悲從心來,一口鮮血吐出來直接猝死於家中,後葬於黃公山,因此山便是他當時老家所在。後武安帝追封黃老為鎮國公,將凶手找出後血祭於黃公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