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樓家產業有你一份,樓家女兒也是大氣的,既然敢批閱,便說明心裏已經在說了,這裏沒有外人,說錯也無妨。”樓三郎寬慰道。
樓五郎緊跟著道:“十七,爹叫你來閱卷,便是想聽你見解的。”
樓青山沒說話,也沒睜眼,隻是抬手輕敲了下桌子,旁邊三管家會意道:“兩位少爺,此次三問五考,這三道題目裏,有一半左右都是十七娘子幫襯著出的。”
兩兄弟互視一眼,愣住了,遂不再說話。
樓青山這才道:“十七,你說說題旨。”
“父親……”樓十七小聲說著,聲音斷斷續續,不大,但隨著沒人打擾,說得越發流暢起來:“父親想要舉辦公塾,這是與陛下圖謀的……崇國百年……大計。嗯……前朝末年本是盛世,有前朝太宗製定的國策……前朝兵強馬壯……雖說……雖說連年征戰,但國內百姓富足,邊疆兵強馬壯,外族也好,外道也罷,屢屢犯境無果,想要作祟也……不成……可誰能想到窮兵黷武……”
前朝因為外戰,以至於鎮守邊關將領擁兵自重。
這之後,有些人居功自傲,想要采邑,成為藩王,這當然是不許的,而國內門閥世家畏懼這些戰功崛起的新銳,想方設法打壓,最後設計冤殺當時的大司馬曹儒良,就像著之後快刀斬亂麻,把曹儒良所有舊部和門生全部除掉,連根拔起。而這曹儒良是一介布衣起身,能文能武,被譽為前朝的百年全才,不光深得將心,還深得民心。此外,曹儒良還是前朝最後一位統治者“恒安帝”昭告天下的唯一義子,勳至“威武公”。但將其冤殺,卻也是恒安帝默認的,民間猜測是功高震主,實際上也沒錯。
威武公曹儒良被扣押時,一點反抗都沒有。
所有人都知道,以他的能力,相對來說比《大黃庭》裏鼎盛時期的晉戈還強,天下兵馬三分之二在其手中,守衛皇都皇宮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和嫡係舊部,真的要反,就算瀕死反抗,整個前朝都要處處崩裂。
可他最終就是安然赴死。
然而前朝崩塌,正是他安然赴死開始的,這之後他的舊部和學生不光沒有被清洗,還反殺了肅清者,接著以勤王的名義,掀起各地動亂。
恒安帝根本來不及鎮壓。
他隻能授權給各世家家主,讓他們看著鎮壓,如果他們不做,那麼作為主導者的這些世家也將會被動亂肅殺。
接下來就是天下大亂。
這場大亂持續了三年結束,恒安帝恩威並蓄,部分反叛者被招安,世家折損了七七八八,而前朝千瘡百孔,外族和外道也終於找到機會開始壯大,兵荒馬亂之後,是前朝各地出現災荒,大量男丁兵力折損,世道妖魔鬼怪橫行。
於是,冤殺之亂後便是紫匪興義。
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入了山野成匪徒強盜,後來這些強盜聚在一起,感念當初曹儒良恩德,便用姿色紗巾蒙麵,展開征討公道的起義。
為首者叫“闕炘”,乃是自稱曹儒良學生,實則是跟過曹儒良一陣的乞丐。
闕炘戰法凶悍,軍營中隻有青壯,沒有老弱婦孺,沒有糧食就啃樹皮,實在沒有吃的就屠城烹煮人肉,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漂櫓,白骨累累成山。
紫匪興義最強時,天下三分之二如掌中,恒安帝甚至準備禪位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