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非公司的通水曆程,也夠寫一本書的。
原先的加非公司,並不隸屬於丁一集團,是個私人開設的塗料加工廠,由於生產上,水主要用作循環冷卻,要量並不大,整個廠區每個月也就五十立方米左右,所以用的都是井水。自來水公司管網覆蓋到這個工業區時,加非公司拒絕了統一開戶。
一年前,加非塗料加工廠瀕臨破產,丁一集團收購了它並改名為加非塗料有限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其中,填水井,另覓水源是一個重要的項目,因為化工廠怎麼說都有環境汙染,而本地的地下水質也沒有達到衛生標準,怎麼能隨便讓公司員工日常使用?
自來水管就在工廠的旁邊,要接個水並不為難,但自來水公司對新開戶的廠家獅子大開口,索要四萬元的開戶費用。丁一集團的經營理念,是節省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如果錢一定要花出去,則視為投資,必須要有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毛利潤,且當年就得結清。相比每月五十立方米的用量和數百元的水費,這筆錢是大了一點,與公司的原則衝突。
總經理犯了難,但到底是經曆過集團地獄式篩選脫穎而出的人物,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有的。經了解,距離公司大約一公裏的地方,有個私人的水庫,地勢較高,附近既沒有工廠,也沒有農業養殖場,未被汙染的水質和礦泉水一樣幹淨,當地人很多都直接飲用。隻要一次性付給水庫主人數千元,再接一條長長的硬塑料水管,就可以長期免費使用,確實比自來水劃算得多。
應該說,這個價廉物美的措施很不錯。然而,老天爺很不給麵子,才過了幾個月,附近的山牆因暴雨而塌方,直接讓水管斷成了幾截,沿著山牆邊敷設的管子不得不改道。豆腐渣工程在這個窮鄉僻壤是司空見慣,一年來山牆塌了兩次,每次修補的時候挖土機也沒有對水管客氣過。後來,隔壁的空地也被新的投資者租賃下來,大興土木蓋起了廠房,改道後的水管,正好穿過工地,更是遭殃,脆弱的硬塑料管,經常被從天而降的建材、路過的推車甚至心情不好需要發泄的建築工人弄斷,公司陷入了經常性停水的境地。
“大家是鄰居,老總指使這種小事得互相包涵,沒有必要撕破臉皮,現在隻能隨斷隨接,等他們完工了,整個廠區鋪好了水泥,我們才能重新把管道改好。今天水電工小楊請假了,不然他一定會及時弄好,不會停水的。管子應該是昨天晚上就斷了,宿舍樓頂有個兩噸的水塔,滿水的話可以用個一到兩天。”保安老劉滔滔不絕,把前因後果講得清清楚楚。
“用的是無毒的PVC水管嗎?我也會接,隻要有工具、管件和膠水就行。”看來找老劉打聽是正確的選擇。這個煩惱的問題已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了,周三羊欣喜之餘,又有些佩服:一個保安,居然能把前因後果說得條理分明,中肯詳盡,丁一集團裏的人還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