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錦芸自然是有底氣的,她的一些調味品是空間所出,是別人所沒有的,別人就是想仿冒她的產品,仿得了形也仿不了神呀!
不過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瞧對手!
於是她吩咐武炎去另外兩家鋪子,把各種食品都買了一份,和趙蘭一起品嚐,來和自家的食品作比較,孰優孰劣就自見分曉了。
這一嚐過之後才知道,還真的不能小瞧對手,有部分的產品雖然差強人意,但也有小部分的產品,隻比她鋪子裏賣的差那麼一點點。
於是她派人去邢州給高媽媽送了一封信,令她再努力研究,為自家的產品爭取更好的口感,附信送上從七七那裏哄來的五種新型食品做法,讓她實驗出來,以豐富店鋪的品種。
果然如明錦芸所料,過了十來天,好些顧客在做過比較之後,還是回到了風味美食鋪,人的味覺,是做不得假的。
還有他們店鋪的牛肉幹係列,那可是他們獨家所有的,想吃牛肉幹的人,就隻能進他們的店!
雖然還是流失了一些低消費層次的顧客,但中高層的顧客還是留住了。
趙蘭鬆了一口氣,對明錦芸是更加佩服了。這以後她店鋪的經營日趨穩定,每月的純利潤也不低於兩百兩。
這令她不僅能維持在京城的消費,還能寄回老家一些,以償還族人的債務。
令趙蘭生氣的是,房東見她生意好,竟然要求漲房租,而且一漲就是十兩!
她本來的房租是每月三十兩,這和這條街上的行情相當,差不多大小的鋪子基本都是這麼多的房租,這一漲到四十兩,她的成本就比別人高多了!
趙蘭一生氣,幹脆花了三千兩在旁邊買了一家鋪子,這次她大大方方的向明錦芸借錢,因為她有了底氣,知道自己還得起!
趙蘭幹脆在外城的南城也租了一個鋪子賣風味美食,這次她把租約直接簽了兩年,交了一年的租金,防備房東胡亂漲價。
而明錦芸也在東市的常樂坊和西市的禮泉坊各開了一家風味美食鋪,她知道接下來的競爭會很激烈,但還是要先把地盤圈好再說。
這兩處的地段處於鬧市,出入的都是富裕的階層,賺錢應該是不愁的。
隻是她在買常樂坊的鋪子時,戶主竟然將房契給她送了過來,她拿過房契一看,這鋪子竟然就是鎮國公府的!
鎮國公夫人見未來兒媳婦買鋪子買到自家頭上來了,那還不趕緊把房契給送過來,總之這鋪子以後還是他們的,幹脆這時候大方一點,送給她吧!
令明錦芸哭笑不得。
最後好說歹說,鎮國公夫人收了她低於市價兩成的銀子,這個鋪子就歸她了。
原來當初的太祖皇帝賞了鎮國公府和護國公府各一條街的傳聞是真的!
護國公府那條街就是明錦芸有十個鋪子的那條街,而鎮國公府的這條街就是常樂坊了!
每條街都一百多家鋪子,護國公府所擁有的那條街,按照明錦芸那十個鋪子的平均算法的話,一年光收租都不下十萬兩銀子!
當然若是自家拿來經營的話,隻要請對了掌櫃,賺的錢隻會更多。
而以常樂坊的地段,一百多家的鋪子,一年光租金就不得低於二十萬兩銀子!
也難怪這些老牌的世家權貴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