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聽了王甫之言,仍麵帶笑意,神態自若,自信地說道。
“我沿江有烽火台。吳兵一動,我便早知。再說,荊州豈是不攻自破之地?若荊州有警,潘浚必報!縱是潘浚有失,本將軍夫人必會相報!汝等何必疑神疑鬼,惑於流言,自亂方寸?”
王、馬二人聽了,雖覺關羽之言有理,卻怎麼也放心不下。於是,馬良又開了口。
“君侯,荊州傳聞,越來越令人不安!遣人探探又何妨?”
關羽聽後,有些惱了,反問二人。
“荊州之傳聞,消息每每先來自曹賊,何也?”
王、馬二人一聽,頓時愣了。
關羽見二人如此,神情稍平靜了些,說道。
“如此,足以證明,此乃曹賊精心而設之詭計也。彼如此費盡心機,意在令我撤軍,以解樊城之圍。汝等身為謀士,連此等詭計亦不能識破?”
王、馬二人見關羽相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王甫一橫心,又開了口。
“君侯,即便是曹賊詭計,即明荊州已失呀!荊州若失,非同小可呀!”
關羽一聽,神色甚是不悅,怒道。
“曹賊四五十萬大軍駐紮陽陵坡,若荊州失了,我進退無路,曹賊為何不攻?荊州無動靜,曹賊亦不敢妄動,即證明荊州無虞!荊州無虞,放糧之說更是一派胡言!汝等連這個也想不到?”
聽了關羽之言,二人不再言語了。
關羽見了,又說。
“不管從何處說,我荊州皆固若金湯!日後若再生謠言,汝等切不可自亂!”
王甫聽了,建言道。
“君侯,呂蒙張榜之事,即便是詭計,我亦當張榜公告,予以揭穿,否則,荊州將士必亂!”
關羽聽了,立即允了。
“此議甚好!汝二人速去辦理吧。”
“是!”
王、馬二人領令,神色不安地走了。
一群群荊州兵在營中小聲地竊竊私語。
一個荊州兵在小聲對幾個荊州兵說著。
“我家中來信,說我等若歸家,全家便可獲半年口糧。”
眾荊州兵一聽,並不驚喜。
一人還告誡那個荊州兵說。
“營中已有公告,此消息乃曹賊散布,休要被惑。”
那個荊州兵一聽,惱了,從懷中掏出信,舉起晃了晃說。
“甚麼‘曹賊散布’?我家中來信在此,豈是妄言?”
眾人一聽,又將信將疑起來。
“真的?”
荊州兵見眾人仍不相信,有些氣惱。
“我家中來信,豈會有假?”
有人聽了,還是不大相信,又問。
“可是,營中公告說:所有荊州之傳聞,消息均先來自曹操,係曹操為解樊城之圍,精心而設之詭計。你家中來信,莫不是也聽了傳聞?”
那個荊州兵聽了,大怒,氣惱道。
“我等之家,盡在荊州,是真是假,可看通告,豈為傳聞左右?再說,我父母信中說得清楚,公告便貼在我家門前,此事怎能有假?”
眾人聽了,都十分驚異。
“如此說來,荊州果真失了?”
眾人個個驚異地麵麵相覷,無人言語。
荊州兵也一時怔住了,片刻之後才說。
“我等乃同一師門,今荊州定有大事,特此相告。”
眾人仍麵露疑惑,皆不言語。
有人又開口問。
“那營中的公告呢?”
那個荊州兵頓露不屑之色,怒道。
“公告不稱‘曹賊散布’,如今營中還有人嗎?”
眾人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再言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