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呂子明托病歸京 陸伯言繼鎮陸口(1 / 2)

呂蒙用陸遜之計,托病請歸。這一日,他被抬到江邊,頭上敷著濕巾,被人抬上了船。

江岸上,眾將士依依不舍地大聲喊著。

“呂將軍,您要好生將息呀!”

此時,關羽神色沉重,獨自在帳中思索。

“徐晃駐陽陵坡不動,果然有惑我之嫌,我當防其掩東吳進兵。”

關羽正想著,一小校匆匆入報。

“將軍,呂蒙病危,已抬上船送回柴桑。”

關羽聽了,心中暗想。

“呂蒙病歸,我後顧之憂盡去。曹賊雖有意掩東吳進兵,然呂蒙病危,東吳誰可領兵?如今,即或曹仁與我相持,亦無憂矣。”

關羽想著,神色頓時輕鬆了。

回到柴桑,呂蒙神清氣爽,滿臉興奮進了後堂。

孫權正坐在堂中等他。

呂蒙一見孫權,立即見禮。

“呂蒙參見吳侯!”

孫權也麵色欣喜。

“免了。子明之計,伯言已盡述,孤甚嘉許之。孤今召卿,乃因陸口之任。昔周公瑾薦魯子敬,後子敬又薦卿。今卿亦須為孤薦一才望兼隆者,代卿據守陸口。”

呂蒙聽了,急忙開口道。

“吳侯,臣此番離任,乃惑關羽。若用望重之人,關羽必然提備。”

孫權聽了,想了想。

“嗯,有理。那當用何人為宜?”

聽了孫權之言,呂蒙心中想著。

“陸遜深知自己之意,又不為關羽所知,若用陸遜守陸口,當更能惑關羽。”

呂蒙想到此,立即開口說。

“吳侯,陸遜雖年少,然思慮深長,且未有遠名,故非關羽所忌。若以他代臣之任,必能惑關羽而取荊州也。”

孫權聞言,大喜道。

“好!孤且依卿之言!來人!與孤召陸伯言。”

陸遜深夜聞召,滿臉困惑,隨內侍匆匆進了後堂。

見孫權已候在堂中,陸遜急忙見禮。

“臣陸遜,參見吳侯!吳侯夤夜相召,不知何事?”

孫權也不多說,直奔主題。

“伯言,孤今拜汝為偏將軍、右都督,往守陸口。”

陸遜一聽,連連擺手道。

“吳侯,陸口重地,向由東吳大將鎮守。陸遜年幼無學,怎堪當此重任?”

孫權聽了,笑道。

“子明保卿,必無差錯。卿勿推辭!”

陸遜聽說是呂蒙之意,才答了。

“好,臣知子明之意。定不負吳侯重托!”

孫權見陸遜如此說,欣喜道。

“好。卿且領印綬。”

陸遜立即拜受印綬,起身後又慷慨而言。

“臣今夜便起程,趕赴陸口。請吳侯放心!請子明候我佳音!”

陸遜言畢,興奮而去。

孫權看著陸遜離去,也滿臉喜色。

帳中,關羽正與眾人計議攻樊城之事。

關羽看了看眾人說。

“諸位,今呂蒙病危,東吳無人領兵,正是我取樊城良機。我意立即進兵,拿下樊城,各位以為如何?”

關羽話音剛落,一小校匆匆進帳來報。

“將軍,繼呂蒙守陸口之人,今已到任。”

何人繼任呂蒙,是關羽頗為關切的。他聽了立即問。

“何人?”

小校道。

“陸遜。”

關羽不知陸遜,連忙問。

“陸遜?何許人也?”

帳中眾人聽了,皆搖頭。

關羽見了說。

“陸口重地,東吳竟用無名之輩,看來,吳中實在無人。不過,如此倒於我有利。”

關羽說著,麵露喜色。

王甫卻麵露疑色,搖了搖頭說。

“君侯,吳中並非無人。甘寧、徐盛、丁奉、蔣欽、周泰、潘璋等,皆為名將,東吳為何獨遣無名之輩陸遜,我恐有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