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的是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大事,這件大事做好了,能夠為整個大明的城市建設指出一條明路,你王二也會因為這個民生工程而名垂青史。”
考察完這王莊的地形,朱瞻基畫出簡單的地形圖,返回南海子開始根據地形設計大明第一個居民小區。
這個小區一定要打造成人人羨慕的樣板,讓所有能夠住進這個小區的百姓內心感到自豪。別的不說,園林、綠化、配套的學堂、醫院,商業設施都要考慮進去。
後世有很多成熟的案例,朱瞻基要做的就是根據後世的經驗,適當的做一個加減法,憑借著自己的畫技,完全采用寫實的畫法,一個融合了南方園林與華夏古典建築風格的小區規劃圖便畫了出來。
幾經修改,十多天後,朱瞻基終於拿出了一個讓自己感覺滿意的規劃圖。
帶著圖紙再次返回天津,找來工匠按照比例做成沙盤,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小區未來的景象,朱瞻基稱這種方式叫做預售沙盤。
沙盤拆分開一起運到了王莊,在王莊搭建起的拆遷指揮部裏,將沙盤架設好。
官府正式通知王莊村民到拆遷指揮部商議拆遷事宜,村民們一輩子土裏刨食,也就近些年有了工業區,能夠在工業區討生活,日子才算好過了一些。
所有村民都被眼前巨大的沙盤所展現出來的景象震撼住了,隻見沙盤裏的小區,鮮花著錦、綠樹成蔭,小橋流水,這簡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強烈的視覺衝擊一下子就抓住了村民的心,能住在這樣的環境裏,這輩子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在暈乎乎的感覺中,官府所說的其他條款都被村民們自動的過濾掉,村民們隻記住了官府將小區建設好,原本村民有多大的房子,到時候就分給村民多大的房子。一套不夠那就多給一套,村民隻需補充差價就行。
同時官府承諾在房屋沒有建好之前,官府每個月補償村民一兩租房費用。按照家庭人口數量每個人一次性補償拆遷占地費用十兩,若是在建設中占用了村民的耕地按照市價上浮五成的價格補償村民。
村民們沒想到官府拆自家的房子,不但給新房子,還能補償不少錢財。一個五口之家,拆遷之後憑白的就得了五十兩銀幣,這個錢可是白來的。
至於協議裏住進新的小區裏,每月需要繳納水費、衛生費、小區維護費這些費用,村民們也隻是簡單的詢問了一番,在工作人員解釋了這些收費的理由時,村民們認可了這些收費。
住進這麼好的房子,每個月掏點錢又怎麼了,再說了官府還承諾為每一個年滿十八歲的村民安置工作,隻要你願意下力幹活,以後有的是好日子。
有同意的,自然就會有不同意的,在王莊大部分百姓都同意了拆遷協議,隻有村裏最大的兩戶反對拆遷。
他們覺得自己的房子要比其他人家的房子要好的多,憑什麼他們的房子要跟其他百姓的房子一樣的規矩。
這樣太不公平了,他們的房子雕梁畫棟,高屋建瓴,當然要多給錢,多給房子。
對於這兩家大戶的要求,官府直接拒絕,不願意拆遷,那就不拆,反正兩家的位置都比較靠外,就算是不拆這兩家,也對整個拆遷影響不大。
隻要把這兩家甩在小區外麵就行,再說這兩家的房子質量也不錯,完全也可以作為一個小區外的景觀。
到時候住在三層以上的住戶,隻要推開窗戶就能將大戶人家的院子看的一目了然,完全可以讓老百姓欣賞一下,大戶人家的後院是個什麼情景。
聽說大戶人家的後院可是經常開無遮攔大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兩家大戶沒想到官府根本就沒慣著他們,既然不願意拆,那就不拆,完全出於自願。本來想拿捏官府一下,結果把自己給擱進去了。
他們可不傻,這拆遷絕對有利可圖,到時候自己的大院子能分的房子,可比普通百姓家裏分的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