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首先要核算太上皇開發金山投資了多少,這些投資每年能有多少收益,而為了獲取這些收益又需要付出什麼樣的成本。
這個成本包括經濟成本與安全成本,金山這麼大的利益,沒有絕對的軍事力量保護肯定會有被侵占的危險。
經濟成本容易計算,安全成本怎麼計算?這需要你們做出一個合理的安排,畢竟這件事是必須要在邸報上刊登的,若是讓百姓誤以為連太上皇的產業都能被朝廷霸占,他們的產業可有安全可言?”
皇帝的話已經給出了處理金山問題的清晰框架,那就是不但要保證朝廷的利益,同時也要保證太上皇的利益,要給天下百姓做出一個表率。
讓所有百姓看到,出海是有利可圖的,即使是發現了這樣大型的貴金屬礦藏,朝廷也會適當的給予一定的補償,讓發現者富貴一生。
麵對皇帝的壓力,內閣很快就拿出了決議,朝廷全麵接手金山,對太上皇在金山的投資全額補償,朝廷在金山成立大明皇家黃金開發公司。
公司拿出一成股份做為太上皇的永久股份,太上皇有權隨時監督黃金公司的開采與財務開支。
皇帝要的就是這樣的表態,這樣一座大型的黃金礦,若是沒有製約,隻要官員在私下串聯,用不了多少年就會被官員瓜分殆盡。
朝廷定下的黃金公司規則第一時間送到了南海子,朱瞻基看過上麵的條款,將自己與唐三任所占股份改為半成。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金礦的利益到底有多大,在南平州的金礦沒有被發現之前,這裏的黃金曾經風靡了整個世界,讓這個原本的不毛之地,逐漸發展成了後世燈塔國最發達的地區。
幾日後天津那邊傳來消息,官府已經與村莊達成了口頭的拆遷協議,村民們想要看到他們未來居住的房子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因為負責拆遷的官吏無法描述出這個新的居住區是個什麼樣子。
朱瞻基再次啟程前往天津,他要親自去考察完村莊的位置形狀,占地麵積,以及通往工業區的道路是否需要重新翻修、拓寬。
隻有經過實地考察之後,才能做出規劃圖,雖然說朱瞻基腦子裏有後世太多的居民區樣式,但是這些居民區首先要解決的是基礎設施。
別的不說,假如建造五層建築,如何解決居民的用水問題,一旦軍民去建成,居民出行怎麼解決?
更為關鍵的是,人聚集的多了,垃圾的產生將會呈幾何數字增長,這些問題都必須考慮在前麵。
這是一個係統的民生工程,朱瞻基現在已經有些後悔當時衝動接下這樣的一個燙手的山芋,當時隻想著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利潤巨大的行業,卻忘記了現在的大明進行這種房地產開發要考慮太多的因素。
可是臨陣退縮怎麼可能是朱瞻基的性格,既然接下了這攤子事,那就把這攤子事做好。收到王仲義的消息朱瞻基搭乘火車再次來到天津,在王仲義的陪同下,來到了官府選中的一個小村子。
村子距離天津工業區十五裏,坐落於子牙河(海河的支流)的河畔,大部分沒有土地的百姓都是選擇在工業區的工廠做工。
朝廷執行的新政,推廣新式種植技術,以及耕作工具,使得地主用更少的人力就能耕種更多的土地。
這種新技術的出現更加加劇了土地的兼並,原本是偷偷摸摸的兼並土地,現在隻要有錢交易合法,隨便買賣,隻要你按章納稅就行。
自耕農由於土地少,資金也少,買不起新式的農具,根本無法與大地主進行競爭,隻能將土地賣給大地主,形成一個個的大農場。
失去土地的農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進工廠做工,一個是出海移民,新式機械隻在國內推廣,並不會擴展到海外,自耕農在海外的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
銆愯鐪燂紝鏈€榪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榪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寵壊澶氾紝.mimiread.瀹夊崜鑻規灉鍧囧彲銆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