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交權了,那就放心,不然就不交權了,你就放心的回國吧!”
王瑾見太上皇堅持,隻好依依不舍地與太上皇道別,目送著太上皇的船隊沿著海岸線向著南方航行。
與王瑾道別之後,朱瞻基心裏很不平靜,一方麵這些老臣對自己的忠心讓自己萬分感動,一方麵也為大明的傳承趕到擔憂。權力的平穩過渡是一個國家莫大的福氣,曆史上太多流血的權力過渡都是因為權力的移交不能明確。
朱瞻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孫因為權力的爭奪而血流成河,要想保證後世權力的交接有個好的參照,自己就該給後世子孫做出一個好的榜樣。
南下的航程裏,朱瞻基一直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保證權力的平穩過渡,如何選擇繼承人,這些都是千古難題。
縱觀曆史,權力的傳承往往都是到了老皇帝彌留之際才會進行,這個時候的權力傳承因為時間緊迫都會顯得非常的倉促。
因為倉促就會留下太多的破綻,所以就會遭到很多的質疑,就會被野心者利用,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
隋煬帝的弑父殺兄到底是不是真的,唐太宗真的是被逼無奈發動政變,還是唐高祖李淵賦予了太多不該給李世民的權力,宋太宗的燭影斧聲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權責不明所造成的,要想權力平穩過渡,那就必須要態度明確,不給野心家留有想象的空間和造反的實力。
然而權力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夠抵禦,就算是自己這個有著上帝視角之人,在選擇放棄權力的時候也是經過了多番掙紮。
仔細想想權力的傳承根本就不是製度能夠製約,一旦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任何製度都能被掌權者突破,如何才能掌握權力的人守住權力的邊界,這是一個千古難題。
別說是大明朝了,就是放到了科學昌明的後世,也照樣有一些國家的權力傳承充滿血腥,濫用權力更是屢見不鮮。
對於權力如何能保證一直平穩過渡,就算是有穿越者思維的朱瞻基也很無力,他能管得了自己,卻無法管得了後世子孫。
想著這些頭疼的問題,朱瞻基就忍不住哀歎,兩個女人發現他心情不好,便拉著他一起‘鬥地主’解悶兒。
朱瞻基也知道自己瞎操心往後自己看不到的事純屬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於是自己放空心情,不再去想這些破事。
到達朝鮮人的領地的時候,已經是盛夏季節,在新釜山的港口,負責新釜山的朝鮮官員,整齊地站在碼頭上迎接大明船隊入港。
朝鮮官員並不知道來的是大明的太上皇,以為隻是一支普通的船隊,可是即便如此,朝鮮的態度也是非常的恭敬。這是朝鮮王廷對其官員的硬性要求,那就是對待大明天朝就應該態度恭敬,像對待父母一樣不能有任何的忤逆。
等到大明船隊靠岸,侍衛千戶首先登岸警戒,朝鮮官員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對,他們明顯的感覺到這些登岸的士兵要比他們所見過的所有大明士兵的氣勢都要彪悍。
這些士兵身材高大,與身材普遍矮小的朝鮮人相比,普遍要高出一頭,眼中更是帶著淩厲的殺氣。
這些大兵根本不給朝鮮人任何麵子,直接將他們隔離在人牆之外,朝鮮官員敢怒不敢言,隻能惦著腳想要看看船上下來的是什麼樣的大人物。
可惜天生大餅臉、小短腿實在是無法看到人牆內的情況,就在朝鮮官員心煩意亂的時候,一個大明士兵過來問道:“你們誰是這裏的負責人?”
“下官是!”朝鮮官員趕緊回話。
“跟我走,太上皇要見你!”
朝鮮官員腦袋嗡的一聲,頭大了半圈,剛才心中升起的不快,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雖然他不知道大明什麼時候有了太上皇,但是這三個字含義是什麼,他可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