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話異域神洲,展萬年畫卷。(1 / 3)

茫茫宇宙中,有無數星球,在其中一角有那麼一顆藍色的美麗星球,之所以呈藍色,是因為這個星球上有大量的液態水,覆蓋了整個星球表麵六七成。星球上有緊密相連的四塊大陸,分別是神洲、部洲、賀洲和蘆洲。四塊大陸的中央腹地,有一山名昆侖,傳說乃是當年開天辟地的大神脊柱骨骼所化。

昆侖山是一片連綿山脈的統稱,其東南西北延展皆有數萬裏之遙,綿延的山脈就像章魚的無數觸手,把四塊大陸牢牢抓在一起,而章魚的頭部則是這片龐大山脈的最高峰——博格達版。

有液態水,就會誕生生命。大陸上陸續出現了形態各異的億萬物種。有一種後世稱作猿的種群,它們的大腦所占身體比重,是所有物種中最大的,於是率先走上了開啟靈智的道路。猿漸漸學會了思考和使用工具,也學會了直立行走,於是把自己稱作“人”——兩腿直立,頭頂天、腳踏地。無數歲月過去,人類掌握了“火”、習慣了吃熟食,促進了大腦的進化與強大,他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探尋著自身與宇宙合一的途徑,以此解開這個世界的本源和奧秘。

前人把自己積累的探索經驗,口口相傳給後人,後人又前仆後繼的探索總結。終於,一個叫太昊的人成功了,他成為了另一種形態的生命,進入了一個無盡虛無的世界,窺視到了宇宙的本源,他把這種生命形態稱之為“真仙”,把那個世界命名為“無邊玄妙方廣”,把宇宙的本源形象的畫作一幅“太極圖”,把由人到仙的過程稱為“修”,並歸納總結了自己“修”的方法,傳於後世。同時,太昊也被尊為第一位人族共主,施行教化、儀定禮法、教導農耕,人族大興。

繼太昊之後,後世先後又有少典、高陽、顓頊、軒轅等人從不同的途徑成為了“真仙”,並傳下各自所修秘法澤被後世,此四人連同太昊,被尊為“五帝”。再後來,出現了一個被後世尊為太上的人,將各家秘法合於一身,取得了比五帝更高的“金仙”成就,他把宇宙本源稱之為“道”,也被眾仙尊為“道祖”。

秘法是把雙刃劍,在探尋到宇宙奧秘的同時,修習秘法的人也具有了不可思議的大能力、大神通,破壞起這個世界來也是威力極大。

太上閉關求證更高境界“合道”之時,世間卻出了大變故。兩個最為強大的部族:以火為圖騰的祝融部、以水為圖騰的共工部,為爭奪部洲的統治權大打出手,無意中撞破了開天辟地大神頭顱所化的一片空間——昆侖仙境。致使滔天洪水肆虐,昆侖山也被生生打得裂了開去,四片大陸分為六塊,漂散於汪洋之中,世間生靈塗炭,人族瀕臨滅絕。在這天地巨變中,人族大部分逃到了土地肥沃的神洲,而剩餘的則隨各個陸塊漂移,逐漸散布在這顆星球各大陸上。

太昊不忍世人遭此厄難,與道侶九天玄女、好友鎮元子及諸多仙人重臨世間,救人族之將傾。太昊采天地間菁華之氣,煉為“山河社稷圖”重定山河秩序,九天玄女采五色神泥煉化,融入昆侖穩固地脈,煉入昆侖仙境洞天結界修補破洞,其餘諸仙則分赴各處施救。

待得太上證“合道”破關而出,神洲大地已經曆了數千年變遷:先後有堯、舜、禹治理水患,被推為人族共主,禹更是以穩定後的山川河流為界,定九州之名,收天下金石冶九鼎分鎮九州地氣,又定下大江大河及“五湖”“四海”之名。其後兩千餘年,世間更替了啟、湯、姬三朝,上百天子。

太上出關之時,恰是姬朝都城東遷之時。王權末落、人心不古、禮崩樂壞,各諸侯國擁兵自重、各霸一方,相互征戰攻伐長達數百年之久,更有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南下侵襲。神洲大地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姬朝統治名存實亡、搖搖欲墜。亂世之中民不聊生,有識之士紛紛探索思考治理天下之道,神洲大地能人輩出,儒、法、墨、兵、縱橫等諸多思想流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太上遂斬化身“李耳”入世,在人間傳清靜之法、行教化之功,解萬民災厄,傳下道家思想。

天下諸侯相互攻伐,最終被嬴政統一了天下,他定國號為“秦”,自號“始皇帝”,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秦政嚴苛,僅傳至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漢。後近三千年,又有晉、南北朝戰亂、隋、唐、五代十國傾軋、宋、元、明、清、外夷入侵、民、天等朝代更替。

兩千餘年的時間裏,修行界也經曆了諸多變遷。太上傳下道統後,數千年間開枝散葉,漸漸演化出諸多自成一派的秘法,至漢、晉時期達到鼎盛。道人倍受皇室青睞,神洲大地一時道觀林立。各個修行流派,雖然都尊太上為祖,但又依各自所修秘法不同,相繼出現了修行宗派。丹鼎、終南、龍虎、東華、南華等大派先後創立,其祖師皆是真仙以上人物。與此同時,漂至海上的各大陸也是風起雲湧,先後有釋、景等派立教並傳下道統,又開始向神洲傳播。至唐時,神洲大地已是三教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