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郡。
交趾郡的郡治龍編,是位於郡中東北,距離合浦城最近。故而,楊信不必沿途攻打郡縣,可直向龍編而去,可謂“直搗黃龍”。
不過,他行軍的速度實在不快。
原因之一,是糧草吃緊了。
朱符部是潰敗,潰兵足足有數千,在楊信收攏潰兵後,又要連日操練以重振士氣,人吃馬嚼之下,消耗著實不小。
而合浦郡則很窮。
別說征糧了,楊信甚至得發放糧食,廣撒恩德,來安撫因亂軍弄垮的人心。
故而,他一麵向北麵數郡調糧,也是放緩了行軍速度。
而如今,整個交州大半郡縣已大半光複,楊信倒是後路無憂,不必擔心有人斷他的糧道。
而緩行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怠敵之計。
楊信很清楚,數萬大軍窩在小小的龍編城中,且不說糧草消耗劇烈,日久之後,對士氣的打擊也是極大的。
最初,張飛、太史慈、丈八擒豹、虞翻都被楊信放出,各領著一隊人馬,收攏潰卒,也是肅清殘敵。
又過幾日,虞翻卻被招了回來。
這也是無奈之舉,軍中唯一通曉醫術的,隻有虞翻。
南方本就濕熱,交趾郡更是瘴癘橫生,雖然在楊信的嚴令下,所有人都必須飲用燒開的水,夜間入睡時也燃艾草以驅蚊蟲,但依舊有不少人生病。
甚至,田豐都患上風濕,筋骨酸痛,難以入眠。
虞翻也就成了醫師,負責治療軍中士卒。
而他也的確不負眾望,很快找到了一種藥材,名為薏苡[yì yǐ]。
薏苡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是對抗瘴癘的良方。
當年,伏波將軍馬援征交州時,就特地帶回了一車薏苡籽,準備用作種子來種植。朝中的一些權貴小人之心,認為馬援車中裝的是私掠的明珠等珍寶。在馬援死後,監軍梁鬆嫉賢妒能,上書誣告馬援搜刮了大量的明珠寶物,導致其蒙冤被謗,隻能草草埋葬。
成語“薏苡明珠”,就是這麼來的。
虞翻沒法親自出征,白天負責看病,晚上百無聊賴,映著月光讀易經,時不時占卜幾局。
卻不料,他竟借此知命了。
對此,楊信心情複雜。
“隻知道關公夜讀春秋,”他忍不住感歎,笑著道,“沒想到,仲翔夜讀易經,竟也能知命……”
天才的世界,他實在不懂。
天命,——豫章。
此處的豫章,可不是後世某聲名狼藉的書院。
其實,豫章的本意,是一棵神樹,神異非凡。
《神異經·東荒經》就有記載:豫章高千丈,圍百尺,斫之可占九州吉凶。
毫無疑問,豫章是上位天命。
而虞翻也獲得了第一個天賦,名為“未卜”。
天賦“未卜”,其效果極為強大,竟可預知對手下一刹的動作。而且,隨著虞翻占卜能力的上升,其預知的“提前量”也會越來越長。
簡而言之,其效果即是“未卜先知”,“料敵先機”。
楊信卻暗暗苦笑。
——雞肋。
這是他的評價。
不是這能力不強,而是不適合虞翻。天賦“未卜”,若是落在張飛、趙雲、太史慈等悍將的身上,能料敵先機,效果絕對拔群!
但問題是,虞翻自身實力不足,他隻是矛術精妙,膂力卻普通,速度也不快,即使能料敵先機,怕也沒多大用處。
當然,也不是全無效果。
在大軍混戰時,他能判斷附近敵人的狀態,對局勢更加遊刃有餘。
除此之外,他占卜能力,似乎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
張飛正領著部眾遊獵山野。
嗡~~
一柄丈八蛇矛飛出,矯若遊龍,有凜冽寒芒震顫不止,將一名男子瞬間洞穿。而下一刹,那男子如同某種瓜果,竟是直接炸裂開來,鮮血四濺,血肉橫飛。
張飛的身後,許多士卒眼皮抽搐,既恐懼,又麵露猶疑。
但還是有一名漢軍士卒向前,抱拳道:“隊率大人,此人是我脫離的漢軍將士,不該亂殺的。”
“他劫掠鄉野,殺虐孩童,還能算漢軍嗎?”張飛回頭,冷冷瞥了他一眼,“少主說了,我們此來,是吊民伐罪的。他既然犯了罪,我自伐之,有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