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結束(1 / 2)

奧匈帝國皇室,掌控的一些蘭德金礦礦山,最近又來事了。雖然是大好事吧,但也把皇儲魯道夫等人,嚇了一大跳。啥事呢?

每噸的金礦石含金量大漲,從開始的每噸礦石含百克左右黃金,到現在直接突破到,每噸礦石含500克以上的黃金,甚至一些礦段,狗頭金那是隨處可見。

雖仍遠遠達不到後世,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福斯特維爾(Fosterville)金礦,斯旺(Swan)礦段的水平,最高品位超過9000克/噸。

但這也非常的嚇人了,要知道一般的金礦,金礦石中的含金量,有10克/噸就非常不錯了。

張祥想想也對,後世蘭德金礦被挖了上百年後,邊角礦山裏的金礦石含金量,還能達到7-20克/噸的比例,更別提現在剛開始采掘不久了。

張祥估計是,恰巧挖到主礦帶的含礦層上了,蘭德金礦有的含礦層有1米多厚,當然含金量讓人為之瘋狂了。

否則這樣挖上個十年時間,張祥睡覺都會笑醒了,還用擔心奧、匈兩國的黃金儲備量嗎?貨幣問題徹底不是個事了。

張祥的分析,得到了皇儲魯道夫的認可,首先必需嚴守秘密,這純粹是個小意外,不是正常的現象。

以後運出的金礦礦石,要嚴格的檢查,都要大概的篩上一兩遍,把現成的金砂、金粒等,直接留下來。

批次效果太好的金礦礦石,寧願用來鋪路、倒掉填坑,都不許運到冶煉廠去。

當然,張祥也提了摻入其他廢礦石的想法,但皇儲魯道夫,認為還是得小心謹慎一些。是不是金礦石,一些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否則以大英帝國、資本家們的匪性,那麻煩立馬就上身了。所以批次好的金礦石,留給礦山的試驗室加班、加點提煉吧,別弄出去萬一暴漏了,就真正得鬱悶了。

這樣的話,各個金礦礦山試驗、檢測室的私下冶煉能力得跟上,各種機械等還得增加,盡量取代人力。

盡量少的用歐洲人,才有可能長期保守住一些真正的秘密。當然,各種死囚還是得私下大量買入,保證這些礦山勞動力的需求。

至於其他礦山,會否有類似的事件,張祥就真的不知道了。他也具體知道的不多,而且也沒必要擔心,大家都不傻,該藏著掖著的心裏都有數。

真正不怕事的大礦主,隻能是英國的大礦主們,人家國家的實力、海軍艦隊,最強大、底氣十足。

張祥不由的考慮啊,原本的奧匈帝國皇室雖有錢,但還是遠遠比不上英國王室、俄國皇室。

但蘭德金礦,部分礦山這一增產,那皇室未來擁有的財富,不就大大的增加了嗎?

管他呢,五個字“挖、挖、使勁挖”,這時候可不是客氣的時候,黃金可是決定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盡可能多的去儲存,那是怎麼都不會錯的,至於以後沒有了怎麼辦,那關他張祥啥事啊。

不隻是南非這裏要這樣,其他的地方(包括美國)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也得如此辦理。

什麼金礦、銀礦,根本別去客氣,能開采多快、就開采多快,當然也別亂來,得不償失的傻事情別幹。

既然皇室高層不差錢了,原本張祥預留下來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金礦等、奧屬波蘭地區的白銀、銅礦等,就可以交給兩國的養老基金會去投資開采了啊。

哈布斯堡家族,隻要把好名聲占到就可以了,經濟利益嗎,該讓出部分就讓一些了。

也算皇室高層,對貧困地區的扶貧政策之一了,礦工等優先從各貧困地區招納。

反正在張祥個人看來,奧匈帝國現在想,大規模往外移民,已經難度極大了,廣大的老百姓可不傻,心裏都是有本賬的。

既然已經移民不出去了,就給一些少數族裔地區,增加大量的外來人口好了,順便解決一下,部分地廣人稀的貧困地區,人們生活質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