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迪南少爺,費迪南少爺,快醒醒,您不要嚇老仆啊,嗚嗚”。
穿著騎士長袍的帕克管家和幾個彪悍的強壯衛士,一臉的焦慮和灰暗,如果他們的小主子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他們這些家族護衛估計隻能憋屈的給主子陪葬了。
“怎麼這麼吵,還他媽的讓不讓人睡覺了”,張祥很生氣很生氣,昨天他因為失業,自己在租賃的小屋子裏喝多了酒,估計是被黑心商人的假酒害了,難受了許久,直到漸漸失去意識。
當他朦朦朧朧醒轉過來就碰上這事,然後就是感覺到身體上、靈魂上的劇痛,讓他不由自主的痛哼出聲,接著大量的無主意識衝入其腦海,頭疼欲裂,最終“啊”的一聲慘嚎,使得他再次痛暈過去。
他不知道,幾個原本緊張的大漢看到他恢複了知覺,脫離了生命危險,沒什麼大礙,大大的舒了口氣,其中一個衛士彎腰將他小心抱起,眾人熟練的上馬後,打馬向著遠處的一個古堡跑去。
古堡中的雞飛狗跳、呼喝不已,他自然就不用去考慮了。
待張祥再次醒轉過來,發現身上、頭腦裏的疼痛感仍在,且頭腦中有著大量不屬於他的思維,等著他去消化吸收。
他齜牙咧嘴的努力睜開雙眼,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發現自己竟躺在一張華麗的古樸大床上,身上蓋著名貴的天鵝絨被子,房間極大格調古樸,遠處的牆壁上有兩盞油燈發著暗淡的光芒。
胳膊雖然也很疼,但不影響他舉起和觀看,白皙但有力,明顯不是他以前的身體,右腿上被包紮過,但仍傳來一陣陣劇痛,估計是腿被摔斷了。
看來是真穿越了啊,希望不會變成瘸子,還是靜心仔細查看一下吧,免得穿幫被人抓去切片做試驗,就更可憐了,於是他開始梳理自己的思緒。
思緒中,他成了卡爾·路德維希大公長子,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侄,他的名字叫弗朗茨·費迪南,1863年12月18日生於奧地利帝國格拉茨。
現在是1876年12月27日,前不久剛過完13歲生日,怎麼這個名字這麼熟呢。
弗朗茨·費迪南,奧匈帝國,這不是奧匈帝國的皇儲嗎?當然現在還根本不是,按曆史得等到1889年,奧匈帝國的皇儲魯道夫,因精神病自殺後,才成為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
他的伯父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一生異常勤奮,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洗冷水澡,睡行軍床,能熟練運用他的子民的八種語言,還有一位異常美麗的王後。
可是等到他辛苦操勞68年的統治生涯結束時,一切都恍然如一場惡夢。
他的一個弟弟在墨西哥被亂黨槍決,妻子在瑞士日內瓦被一個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死,兒子年紀輕輕就殉情自殺,選定培養的第二繼承人侄子又被塞爾維亞黑手黨刺死。
也就是費迪南1914年和妻子,視察奧匈帝國波黑省的首府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身亡,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的倒黴蛋嗎。
媽蛋的,穿越到誰身上不好,怎麼穿越到一個倒黴鬼身上,雖身份顯赫,但結局實在讓人開心不起來。按照曆史還可以放心的活個30多年,但奧匈帝國的貴族可不好當啊。
不過想想前世在國企廝混的碌碌無為,女朋友如換衣服一般,始終沒有最合身的,一個典型的家庭主男,比起別人不差的就是,有著極度疼愛自己的父母。
也不知道父母得知自己出現意外後,會如何哀傷呢?而且靈魂穿越到這個倒黴孩子身上。
曾經強大無比的哈布斯堡家族啊,神聖羅馬第二帝國的統治家族啊,我能使你恢複曾經巔峰的榮耀和輝煌嗎?
不可能的吧,真的太難了啊。而且這也明顯不符合張祥的性格啊!他尊重生命,熱愛生活,但對權利的追求真的沒有啊,他可是知道那些所謂的什麼民主啊、自由啊都是狗屁,政客們瞎咧咧的。
歐洲的王公貴族,這時承襲的還是古舊製度騎士的傳統,在中世紀習武、從軍是他們這些貴族子弟的專業發展方向,也是他們保持國家政治地位的根基。
但這玩意過個10多年,就會因新火藥技術的出現、武器裝備的發展徹底落伍了,未來是科技高速發展、人才主導社會經濟發展與變革的啊。
所以費迪南雖然才滿13歲不久,但已經有著約1.6米的身高,強健的身體,他酷愛打獵,騎術和槍法都相當不錯。
可是昨日騎馬打獵時,因速度太快,積雪馬失前蹄,重重摔倒在地上,變成了張祥那穿越的主思維。
哈布斯堡家族作為歐洲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古老而守舊,維也納宮中,禮儀繁瑣,等級森嚴。
作為將來要擔當國家大任的王子們,讀書並不重要,軍中的經曆才是他們從政的基石。
曆史上可憐的費迪南,不到14歲就入伍了,直接就當上少尉,那可是排職幹部,在這個年代可以帶40來號人,日常生活有勤務兵照應,其後的級級晉升都在有條不紊的安排之中。
那些年奧匈帝國雖然無仗可打,但是到28歲時,費迪南已經躋身軍隊少將之列。
這對歐洲的王公貴族來說,是常見的安排,但在後世近乎不可想象吧,沒多少專業知識和文化,怎麼可能領導軍隊打勝仗啊,老打敗仗,那對任何國家都是災難啊。
可惜這個年代歐洲各國基本都是這樣,還在延續著敲著軍鼓、排隊槍斃的模式,軍隊勝利的基石是運氣不錯還活著,比敵人更勇猛讓敵人先崩潰撤退了。
統治奧地利與匈牙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在19世紀初,拿破倫被擊敗之後,還曾經是歐洲最為顯赫的家族之一,其勢力向南延伸到意大利,向北、向西在德意誌各國之中也是絕對的霸主。
可是半個世紀下來,奧地利的地位卻是逐漸衰落。弗朗茨·約瑟夫皇帝在1848年歐洲大陸各地爆發革命的危機關頭登基,時年隻有十八歲,要一直做到一戰爆發後的1916年,近七十年的時間。
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期間,意大利基本統一,脫離奧地利控製。普魯士強勢堀起,通過戰爭將奧地利擠出德意誌諸國。匈牙利數次反叛,最嚴重的時候奧地利還得靠俄羅斯出兵,幫忙鎮壓。
普、奧戰爭結束後,為了平息匈牙利的不滿,最後隻得形成一個“雙重王國”的安排,奧地利與匈牙利分成兩個國家,表麵上臣服於同一個哈布斯堡家族,但私底下眾多思想劇烈碰撞,嗬嗬。
這些的這些,對張祥到是無所謂,張祥知道,匈牙利的大多數貴族們還是極度擁護哈布斯堡家族的,隻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繼承人卡爾大公實在太次,最終造成分崩離析的局麵。
加上世界性的革命浪潮,否則哈布斯堡家族作為統治一國的王室旗幟,那還是沒一點問題的。
而且奧地利政府也是不爭氣,明明有著非常不錯的科技和經濟基礎,結果讓歐洲害蟲(猶太資本家)收拾的一愣一愣的,一有點錢就被收割走了,卻毫無辦法。
缺少資金、經濟始終發展不上去,又沒有大量適合耕種的農田,連進口匈牙利百姓的糧食都沒資金,你讓匈牙利廣大人民怎麼想你啊,能有什麼好感嗎?
在這一製度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奧地利是皇帝,在匈牙利也是皇帝,但是兩國有各自獨立的議會,政府與政策法規。隻是在外交與國防事物上,由跨越兩國的聯合部門向奧皇負責。
兩國之間在財政安排,軍事調度,民族政策等等方麵,時常發生爭執,很讓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頭痛不已。這玩意說起來大家都明白,要效率,必然缺乏民主;要民主,效率絕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