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賈薔便將“以工代賑”的細則全都說個明白。
兩人聽完後,別說一向不通俗物的賈政感覺這個方法很是妥當,便是同樣精通實務的秦業也覺得這個法子極為驚.豔。
怪不得他的好友順天府伊張庚饒如此看重這個方法,費勁心思要從薔哥兒這裏聽到“以工代賑”實施的具體方案來,
它還真能幫大周朝解決“流民之難”這一大禍端。
不說將其災厄完全化解,可將八、九成的人禍消弭於無形還是有的。
為此,秦業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他的未來佳婿,難得讚許說道:
“薔哥兒,你果然和老太君所言一般,是胸有錦繡乾坤的。
隻是這寧國府未來的前程你一力兼之,以後你萬萬不能再守愚藏拙了。否則,這寧國府焉能再次恢複祖上榮光?”
“嶽父大人教訓的是,小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賈薔抱拳行禮,一本一眼的將姿態做足。
可心中卻著實有些不以為然。
此次若非事關無數難民生死,他才不願多此一舉,將此等想法說出來。畢竟在“以工代賑”出來之前,前朝舊例也多有處置流民、難民的方法。
雖然解決的不夠徹底,可千百年都如此過來了,眼下又如何過不得?
無非是賈薔有更妥善的方案在手,若真放任那些難民遭受饑寒交迫而死,他過不了本心這一關罷了。
歸根結底,他終究是一個好人。
知道了解決流民之災的方法,秦業猶嫌不夠,還想讓賈薔將這些方法一一謄寫下來,寫的條理分明一些,好讓人一眼看出它的優劣點來。
好在賈薔有所準備,派人回寧國府給晴雯和襲人兩個丫鬟傳話,讓她們將他寫好的文書送來,轉呈給了嶽父,這才打消秦業了繼續考較賈薔的心思。
賓主盡歡後,秦業離開,賈政又對他讚賞的提點,道:
“薔哥兒,你今天表現的很好,這邦業兄對你前後態度大改,這樁婚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你回去之後便要著手準備納征之禮了。送下這聘禮,等良辰吉日‘迎親’,那這樁婚事就算了結了了。”
“政老爺說的是,納征之禮已經由府上的賴二和貴府的賴大兄弟倆著手辦理。他們都是經曆過許多婚事的老人,想來在這上麵是不會出差錯的。”
賈薔頷首說道。
這一席話聽得賈政微微怔了一下,而後恍然點頭道:
“也對,有賴大和賴二這兩位管家出麵,最是能將此事辦理妥帖了。薔哥兒,你果然是個擅通實務之人,在這事情的安排上也是絲毫沒差了。”
說著,深邃的眸子中泛過了無限的欣賞。
甚至,想到和賈薔年紀相差不大的寶玉,心中便生出一種無名酸澀來。
他現在總算是體會到曹操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時的心情了。
又和賈政聊了一席話,半個時辰後,賈薔才拜別而歸。
回到寧國府,在晴雯、襲人的陪同下,剛尋來平兒想要了解一下寧國府各項工程的事項進展,便被一個傳旨太監尋來,說了聖人口諭,傳他去謹身殿覲見。
見此,賈薔是萬分無奈,他知道自己那個解決流民之災的法子,終究還是將鼎新帝驚動了。
“爵爺,皇爺傳的比較著緊,咱們還是趕快啟程吧?”
這位傳旨太監出來前得了老祖宗戴權提醒,刻意有些提點,示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