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想聽聽每每對於安全感的解釋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施予安全感給對方。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安全感。”每每說道:“安全感是一種預感,是一種渴望穩定的、安全的心理需求,它等同於確定感和可控感。在戀愛中,無論男女,他們都需要獲得這種感覺。安全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麵,一個是精神層麵,還有一個是物質層麵的,用大白話來說人和錢總得選一樣來愛吧。所以說這兩個層麵又很難讓一個人同時獲得,所以情侶們會通過婚姻這種方式來提升安全感以確保他/她總會抓住一樣吧!可是我們看著現在高居不下的離婚率就不難得出我們對於安全感的設想是多麼的荒謬。我們得不到,但卻始終不放棄追尋的腳步。
我們永遠都無法全麵地了解和控製他人的思想和行為,尤其是在愛情裏。愛情這件事不是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的投資,如果我們把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快樂和讓自己不孤單等這些目標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話,這肯定是換不來安全感的。
可如果我們自己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快樂和讓自己不孤單那請問我們是否還需要極力脫單這件事呢?
顯然有些東西我們隻能是通過脫單來獲得。並且即便是有風險,但是快樂也會比自己一個人時的快樂加倍。
所以我認為安全感等於底線,等於邊界,就是我們要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裏,我們做了什麼事情會踩過界,會讓對方覺得受到了威脅。我們繞過這些會讓他/她產生不安的事情,那麼他/她會覺得安全了。”
這確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林恩想著下午回去的時候和詹仕文探討一下他的底線和邊界的,她想給他他想要的安全感。
詹仕文那頭在聽到這裏時還真就在腦海中整理起自己對於愛情的底線和邊界來。
林恩這邊接下來就是做放鬆訓練了。詹仕文仍然不能鬆懈下來,他要在適當的時機打開白噪音,通過林恩的手機將音頻播放出去,這樣林恩才會以為自己是在每每的引導下進入了深度催眠的狀態。
林恩在每每的引導下體驗緊繃後又放鬆的感覺,這感覺讓林恩覺得自己的身子輕飄飄的,大腦也完全放空了,隻有海浪聲和每每的指令回蕩在耳邊。
全身心的一通放鬆之後,林恩在每每的引導下又變成了飛鳥,她呼扇著翅膀俯視著大地,而後,每每又讓一隻同行的飛鳥出現在林恩的身側。林恩看見了同行的夥伴,他們彼此追逐著,林恩在同伴的陪伴下來到了一片大陸之上,陸地上有兩棵樹,因為斷裂而分開的大樹不得不分離,林恩平靜地看著它們分離、分離再分離,直到消失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