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理性和非理性(2 / 2)

在奇遇中的這一次聊天對話環節裏,林恩谘詢的內容是她已經可以正視自己的內心感受並向伴侶(Sky)表達心意了,但是她卻害怕對方的肢體接觸。而每每幫林恩解讀什麼才是真愛,她引用了性學者、社會學家李銀河的愛的三個層次的觀點。李銀河的觀點是愛分為好感、喜歡和激情之愛的情感的漸次遞進,人們處於不同層次的愛時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會收到完全不同的結果,但隻有最後一層這個激情之愛才是真愛。

林恩想著自己和詹仕文之間那些個無休止的肢體接觸的夜晚,她應該是已經進入了激情之愛的層次了吧?!但是為什麼她卻拒絕他的更進一步的“邀請”,她遲遲不能和他合二為一呢?

但是這個問題她要怎麼問才好呢?她不考慮婚姻,所以也沒有是否支持婚前性行為一說,但是,她遲遲沒有和他進入這最後一步,她的顧慮又在哪裏呢?她無法很自然地和每每討論她的這段隱私,所以怎麼發問才不會暴露這是自己正在經曆的一段處境呢?!

林恩首選向每每講述了一下二人在她的“夢境”裏的這一天都進行了哪些談話。詹仕文在他的別墅裏聽到這裏大概就知道林恩接下來可能會和每每探討什麼問題了。

而這個問題也正是他的糾結之所在,但是他暫時無法和林恩把這個問題拿到台麵上來說,可是有旁人替他疏解她的這個問題自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在‘夢境’中並沒有討論完全,所以我想知道如果在激情之愛中隻能部分地交出自己或者是完全不能進入激情之愛那是不是就是不夠愛一個人的表現?或者這是對愛還有所保留的表現呢?”林恩覺得順著她前麵的思路來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看起來更自然一些。

每每解釋道:“激情之愛就混合著性吸引、生理喚醒、對身體親昵接觸的渴望以及對對方同等愛的回報的渴望等眾多成分,它通常在瞬間爆發,是一種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無法抵擋的、可以放棄一切的情感反應。但是激情之愛也會有一種伴隨狀態出現,那就是當事人對可能發生的情感關係的破裂會產生擔憂。”

嗯,每每在奇遇中也是這麼說的。

每每接著說道:“這就是激情之愛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存在了。激情之愛發生的先決條件是非理性的,就是情不知所以,但就是那麼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可是有很多人會顧慮在這之後,當愛情歸於平淡時或者對愛情缺乏安全感的人會產生擔憂的情愫。既有擔憂,自然就有退縮,就有顧慮,就有瞻前顧後,就有理性的部分參與進來進而影響了你當時的決定。

我們沒法解釋為什麼讓自己產生了激情之愛的對象會是他/她,但是我們卻能明確自己可能和他/她不會有太圓滿的結局。就是關係已經發生了,但是過後又怕會失去對方,這個因果關係的設置是不是看起來有些本末倒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