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仕文判斷不明她這句話的意思,但是他知道她後麵還有話要說,於是他放下了手裏的筷子,目不斜視地盯著林恩。
“我……有些經曆……很多事情……放在心裏走不出來,所以我正在看心理醫生。”林恩低著頭,手裏的筷子攪動著吃碟裏的幾片螺片坦陳道。
詹仕文先是一愣,這個他是知道的,隻是他以為林恩不會向他坦白,或者是他沒想到她會在這個時候向他坦白。他既驚喜異常,又誠惶誠恐。驚喜的是林恩對他的信任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建立起來,誠惶誠恐的是他也有個秘密,但是卻是永遠也不能說的秘密。他怕她會發現,也因為這個瑕疵總覺得有愧於她。
“林恩,在美國,大概每1000個人就擁有一個心理醫生或者是心理谘詢師。他們有30%的人會定期看心理醫生,還有80%的人不定期的去心理診所。而這其中很多的心理醫生或者是心理谘詢師他們也是此前需要心理醫生或者是心理谘詢師幫助的人。
心理治療的過程就是一個飽受困擾的人向更有經驗的過來人講述那些可能困擾到自己的過往經曆,而這些有經驗的傾聽者向他們分享一些被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這些成功的經驗歸根結底不過是引導大家自省的一些方法而已。所以看心理醫生或做心理谘詢並不是一個人患了什麼生理疾病了,它隻是大腦中樞神經控製係統引發的、能間接改變人的性格、情緒、世界觀等的一種心理失衡。
實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沒有人沒有過心理問題。既然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或那樣自己解不開的問題,又為什麼不能尋求他人以獲得解決的思路和方法呢?這是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正常的人都會去做的一個選擇。
所以,你是在尋找一條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出路,你應該是我生活中的楷模,而不會是我生活中的負累。”詹仕文加上這最後一句話是他不確定林恩回避他是不是還有因為她以為自己是個“病人”,然後不想拖累他的因素在。
林恩停下了手裏的動作,她扭過頭去聚焦上了他的清眸,那裏寫滿了他的心疼、理解和安慰。
“乖!這在我這裏都不是什麼問題的。我們先吃飯?要不都涼了。”詹仕文撫了撫林恩的發心,柔柔地說道。
“嗯!”
二人不再言語,安安靜靜地吃完了中飯。
“我們一會兒去怪石林和天梯那裏轉轉?”詹仕文提議道。
“好!”
“那我們是上樓休息一會兒還是直接過去呢?”
“你什麼意見?”林恩征詢道。
“你每次都特別在意我的感受。”詹仕文哪裏不知道林恩的這點小心思呢!
“想著大家都能舒服一點的。”
“和你在一起就是最舒服,最愜意的事情了。”詹仕文回道。
“你對女人都是這樣油腔滑調的嗎?”林恩調侃他道。
“我除了在情竇初開的年月有過一段少不更事的‘風花雪月’之外,再無其他的女人了。之前的‘風花雪月’也隻不過就是拉了拉手,我的初吻是給了你的。”詹仕文一臉的嚴肅認真,他凝視著她靈動的雙眸,很篤定地回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