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滋味像極了暗戀裏的單相思了,但相思的意味應該比暗戀更濃……
2016年12月11日,周日,是林恩和每每約定的第三次心理谘詢的時間。
刀子和跳樓的念頭還是會偶爾浮上台麵來打擾林恩的生活,林恩知道真正的解脫是不存在的。記憶這個東西很奇怪,有些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模糊,有些記憶自己並不想記起但是卻總陷入無限的提取之中。她的傷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所謂的自愈,隻有她與回憶裏的傷共存,並且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
路上,林恩想著,如果我明確地改變想要谘詢的問題,是不是還會向上次一樣得到每每在奇遇中和自己說的那些話作為解答呢?她回去後回憶了下每每兩次在第二次心理谘詢中給到自己的開解,似乎都能應用在她的問題上,所以這次幹脆就直接轉換要討論的問題試試。
談話環節中。
她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如果知道刀子和跳樓念頭的真正起因是什麼了,因為這種動念的糟糕的情緒也得到了緩解了,那麼是不是在未來這些念頭就絕對不會傷害到自己了呢?
這個問題林恩是想印證自己的想法“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到底對不對。
她的第二個問題是:母親可以給繼父的女兒買生日蛋糕,但是卻不給自己買,這是她在全新家庭組合裏的委屈求全,是不是林恩自己以後也要這樣委曲求全,並一直忽視自己在這個家庭裏的感受,否則就是沒有成全自己的母親。
她的第三個問題是:母親是否有想過她也許永遠不會得到來自親生女兒的原諒,在未來,女兒隻會遠離她的生活,最終可能連個陌生人都不如,甚至還不如她的父親的關係,他在離婚後對林恩根本就是什麼都不管。得到後又失去是否比未曾得到過的傷害更小一些呢?
“我們可以找出症結的所在,然後換一個角度和思路來看待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就像你父母的事情一樣,它們既成事實,無法被抹去,無論它有多痛苦,它終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些讓內心看起來像‘刀子’的事情,刀刃也會被歲月撫平,慢慢的我們就能和它們和平共處了。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刀子’,這便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課題,這是生命所必經的。別退縮,也別自己一個人承擔,我們需要有人幫助我們,就像我的‘刀子’也是我的導師幫我撫平的一樣,現在,我就是那個幫助你撫平刀刃的人。
無論如何,我們對生活都要充滿正向的信念,一切困難都是可以被克服的,一些看似是困難的經曆不過都是暫時的,很有可能這個困難正是我們要麵對得最大的課題,當我們完成這段修行,又怎知後麵不會是一片坦途呢?
人生就是囚籠,林恩,我們每個人都在這裏學習、修行、贖自己的罪、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我們不能半途而廢,中途放棄就是越獄,越獄便會遭受懲罰,我們都要修滿自己的學分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去到更高的維度,如同極樂世界,你能明白我比喻裏的含義嗎?”這是每每對一個問題的解答,還是,和在奇遇中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