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年四月,民國出兵兩萬討伐叛亂者。
失去往日“繁華”的倭島早已混亂不堪,或許是一朝失去約束令所有人心中的暴虐開始釋放,或許是為了慶祝短暫的自由,殺人、搶劫、強奸,這些都已經成為整個島嶼的主旋律,當然,也不乏很多人趁失去約束之際逃往深山,逃往隱地。
按照民國的估計,倭島應該沒有多少人有反叛的膽量,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早已吃夠了民國的苦頭,那種對民國軍隊的畏懼幾近深入他們的骨髓,也是因為無論是倭人還是高麗人,就連毛子都一個德行,隻會欺負比他們弱小的,而不會招惹比他們強大的,如今的他們應該沒有膽量挑釁民國,更沒有膽量反抗民國的統治。
不過所有人都算漏了一點,長久以來的殘酷剝削讓倭島上很多人都有了反抗的欲望,數年來的幾無人道的統治也讓一些人下定決心開始反抗,或許在這些人看來,即便不能成功,最起碼能夠讓民國所有人意識到他們的能量,也能夠讓民國改變一些政策,修改一些條令,這些對倭島上很多人都很重要!
不過很遺憾,李天沒空理會他們為什麼反叛,也沒時間管他們會怎麼想,更沒欲望去了解他們的生活是如何艱難,他的命令隻有一個——殺,狠狠的殺,殺到他們一點都不敢反抗,殺到他們一生一世都不敢再動反抗的心思!
五月,討伐軍統帥民國大校夏侯淵率軍隊於東京登陸準備作戰。
發生叛亂地點是倭島最大島嶼廢島(本州島),如今的東京早已岌岌可危,失去倭島兩萬混編軍隊的民國很難守住東京,也很難保住廢島上最後的“據點”,不過這一切在民國軍隊增援到達之時都不再是問題......
參與此次叛亂人員一共有四十三萬,其中倭人奴隸二十四萬,毛子九萬,另外還有一些鮮卑人,匈奴人和其他民族之人,這些人中間隻有兩萬所謂精銳有裝備,而這些人,就是民國稍加訓練之後用於鎮守倭島之人,裝備也隻是第零代產品(也就是從那些諸侯那裏弄來的一些廢物),其餘人員裝備基本就是一些挖礦工具或者木頭之類。
本來開始時參與叛亂人員隻有幾千人,倘若民國及時鎮壓也鬧不出這麼大動靜,不過遺憾的是民國並沒有空閑管這裏的事情,倭島留守人員倒是及時反應過來排遣倭島混編軍隊鎮壓,不過誰也沒想到這支基本上被民國牢牢控製的軍隊也會反叛,派駐的軍官雖然逃出大部,但也損失不小,將近兩萬人的“精銳”叛軍的加入更是讓倭島所有人欣喜若狂,也讓所有人信心百倍,恐怕任誰也想不到這些被民國當作廢物的軍隊能夠讓倭島的反叛進入一個高潮吧!
作為倭島統治中心的東京當然沒有後世的東京的那種繁華,與其說這裏是一個城市,還不如說這裏隻是一個中轉站,廢島上所有物資基本都是經過東京轉運,譬如廢島上所有礦產資源將集中到東京,而後在此進行初步冶煉、加工,而後運回民國,而一些生活物資,則完全是從東京流往廢島各礦廠、農場。
幾十萬人浩浩蕩蕩開往東京還是令人相當震撼的,無邊無際壓向小小東京讓所有人都有些冒汗,幸好留守人員都已經知道民國軍隊都已經到達,即將投入戰場,否則還真不知道會不會有勇氣麵對這麼多人的進攻(即便全部是農民,人數達到一定程度也是很令人震撼的一件事,他們帶給別人的壓力也將非常之大)。
“此次作戰我們將不進行協調,也不進行統一作戰,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帶領你們各自所屬營士兵全力發動進攻,最後的戰功就已人頭論,明白了嗎?”登陸之後,夏侯淵召集各營級主官下達命令,幾十萬叛軍聽起來很多,但是這些軍隊裏麵的人都沒把他們當一回事,更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對於這些軍人來說,這些隻是一些戰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