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倒是同意幾種技術轉讓,雖然有,但是也就是一般的造紙、印刷什麼的,而諸侯想要的煉鋼等技術一點機會都不給,即使出再多錢都沒用(實際上哪個諸侯又有多少錢呢?)他們也不敢做得太明顯,要不然到時候惹毛了別人誰知道他們會做什麼?
孱弱的經濟讓諸侯都想獲得彼此的幫助,也正是這個原因,諸侯商議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無非就是發展經濟(被民國欺負和刺激的,要不然這些腐儒哪兒可能想到發展什麼經濟啊?),促進經濟一體化便成為了所有人都關注的話題,當然,這個一體化在潛意識裏都將民國排出在外,誰都知道要是任憑民國那樣經濟入侵,那麼用不了多久所有諸侯境內的經濟命脈都有可能掌握在民國商人手中,既不能讓民國參與太多,又要諸侯充分合作,這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感覺諸侯成立的這個聯合王國很有意思的李天也慫恿諸侯按照他的概念中的那些秘書長來坐鎮聯合王國總部,其他各路諸侯似乎也覺得這個意見不錯,不過嘛,很遺憾,支支吾吾的眾人都沒有同意!原因很簡單,如果按照李天現在說的這種方法,那秘書長必然是民國的,最後不得已之下說明輪流坐莊,諸侯才勉強同意,這下又為第一屆秘書長人選而爭吵,最後還是決定由勢力最弱小的張魯、安陽王和文臣最少的臧霸各自出一個人然後諸侯再投票決定。
李天對這次會議後麵商議的內容不感興趣,將所有事情交給龍一等人之後他就徑自帶著兩個老婆到別的地方遊覽去了,忙了兩年了,也是時候放鬆一下了。李天暫時不知道的是諸侯已經改先前決定的暫時隻談經濟而不談軍事的決定,由於民國的加入,諸侯懸著的一顆心也算暫時放下來了,在知道民國擴軍是為了攻打羅馬之後,幾個諸侯也很幹脆地商議著出兵帕提亞、貴霜、天竺等地,這些地方現在可都在打仗,而且打得還不是一般的慘烈,既然現在暫時不用和民國開戰,各個諸侯又花那麼多錢養那麼多軍隊,還不如準備一下將這些軍隊都開往帕提亞和貴霜等國,這個時候絕對是背後捅刀子的最佳時機,如果不抓住,就連那些諸侯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原定議程議完並簽訂條約之後,諸侯正式就聯合出兵一事進行商議,一方麵要商議其可行性,一方麵也要商議能夠獲得的利益以及戰後的利益分配,當然,如果決定聯合出兵,那麼。民國又有的賺了!憑這些諸侯現在的造船水平,完全沒有可能造出能夠航行到帕提亞的戰船和運輸船,隻有從民國進購,如此這般算來,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的投送需要的戰船恐怕相當相當多!
沉浸在撿便宜狀態中的諸侯似乎都沒有想過屹立了這麼多年的貴霜帝國和帕提亞是否會那麼不堪一擊,也沒有懷疑過這次戰爭他們是否能夠最終獲得勝利,似乎他們都隻看到了自己這邊軍事實力的強大,也隻看到現在的兩大帝國已經消耗很大,而且貌似這兩個帝國的軍隊都不是很強大,最起碼在同等人數條件下不是這些裝備精良的大漢軍隊的對手......
早就不知道跑什麼地方去了的李天當然不會知道這一切,也沒有機會提醒他們一下,兩個老牌的帝國當然不會那麼不堪一擊,也當然不會在區區幾十萬,最多不過百萬的軍隊進攻下支撐不住,隨他們吧,到時候誰勝誰敗還真的很不好說......
諸侯的聯合最終成定局,這次聯合也讓整個大漢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雖然實際上各地仍舊處於分裂狀態,但最起碼走出了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在此次會議之後大漢經濟發展明顯加快了步伐,各地諸侯境內的相關事業的發展也上了新的台階,最重要的是雖然諸侯統治區域不再像以前那般封閉,文化也不至於產生太大分歧,或許以後不用經曆戰爭也能夠讓大漢重新獲得統一,誰知道呢?倒是最後諸侯決定的聯合出兵讓得知消息的李天有些驚訝,他可沒想到這些諸侯能夠這麼幹脆地決定聯合出兵,也沒想到這些諸侯會這麼有魄力,有膽色,就連現在的民國也不敢保證能夠順利地擊敗帕提亞和貴霜,人家好歹有幾百年的積累,就看羅馬就知道了,那麼腐朽了打了這麼多年仗都還能撐下去,要是讓民國硬攻,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錢和人呢!真不知道那些諸侯哪兒來的那麼大勇氣和那麼多信心,或許是巨大的利益的推動吧!?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佛祖保佑你們,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