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離譜(2 / 2)

穹頂蓋、寬沿卷邊,可嵌於壺內,頂上魚子紋鋪地,上飾高浮雕鏨出枝上梅,小花朵朵相擁,疏密有致,蓋頂幾朵枝上梅飾作鈕。

整器紋飾繁複而生動,品相完好,金光閃閃,絕對的精品。雖無任何款識,但壺上的龍首表明是王公貴族日常所用,所以競價的人非常多,不一會兒就喊到了四百萬。

沈十一覺得東西不錯,值得出手,也出價道“四百五十萬”。

等他出完價,競價的人隻是少了一小部分,還有人在跟,又是三聲競價後,已經到了六百萬。

沈十一直接出價道“六百五十萬”

這回再沒人跟他搶了,順利拍下了這件金茶壺。他不明白林老為什麼一直沒出價,難道隻是因為這東西沒款?可按對方的眼力,老道的經驗,沒理由不參與進價,這點實在讓他費解。

“第十一件,清乾隆脫胎朱漆禦題詩菊瓣形蓋盒,底價三百萬。”

漆盒為菊瓣形,細菊瓣形排列規整。內外通體髹(音休)朱漆,漆麵潤亮,曆久如新。足內髹黑光漆,刀刻填金落“乾隆年製”四字篆書款,款四周環繞禦籹詩一首,詩文為“髹作法前明,踵增籹(音女)越精,攢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輕。把手初無覺,映心似有情。設雲十人諫,慚愧不期生。”署“乾隆丙申仲春月禦題”,及“比德”印。盒內落印章三枚,分別是“北京內務府驗訖(音氣,意思是完結、截止)”、“內務部驗訖”、“奉旨驗訖”。

沈十一每次拍賣都會包圓漆器,今天就這一件當然不顯錯過。但他沒想到乾隆禦題詩這麼有市場,這隻無任何花紋的菊瓣形蓋盒竟然轉瞬間就拍到了六百五十萬。

他是有錢不假,但這隻蓋盒除了有乾隆禦題詩文,什麼都沒有,價值根本來不到六百多萬。甚至他覺得底價標的都過高了,給個五十萬到頭了。

價格這麼虛,他是沒興趣再拍了。

最後這件東西以八百萬的價格成交,讓他不知說什麼好。

“第十二件,清乾隆銅灑金獅耳爐,底價三百萬。”

這件銅爐是清仿明,底為宣德款。這種東西也好分辨,宣德銅爐所有精銅經過多次煉製,且摻有貴金屬,聲音清亮,銅質細膩,很壓手。這件銅爐聲音較悶,質量輕,顯然銅未經多次提煉。

而確定是清代無疑,是因為其上由於常年燒香禮拜,沾染有黑色香灰和其他汙垢,這是現在無法仿造的東西。

這要真是宣德年間的銅爐,沈十一肯定要拍下來,但清代低品質的香爐,他就沒興趣了。

這件東西最後倒也成交了,但價格不高,才三百四十萬。

“第十三件,明宣德金質龍紋高足杯,底價三百萬。”

沈十一心說:終於來了。

他一直在等,沒想到底價三百萬的東西竟然這麼多,直到現在才輪到高足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