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劉建立什麼時候能來電話,沈十一準備先去地攤逛逛,反正離的比較近,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順著地攤走著,抬眼掃了掃,攤子很少,完全沒有印象中熱鬧的景象。估計是時間太早而且天氣又有點涼,大家都不愛起來的緣故,不過邢老板已經來了。
見對方看到自己,沈十一直接走了過去。
邢老板喝了口熱水,笑嗬嗬的道:
“沈老板,起的挺早啊,昨兒個看你好像挺忙,今天有空來這逛逛了?”說著遞過來一個馬劄。
沈十一坐在馬劄上,一邊掃著攤子,一邊笑著說:
“嗯,昨天是有點事。今天來這看看,好長時間都沒逛地攤了,看看能不能撿點漏。”
邢老板擦了下嘴,開玩笑道:
“沈老板這麼一說,我都不敢把東西賣給你了。”
沈十一聽後哈哈大笑,順手拿起一個雕工精美的木板,說道:
“這東西你都有,哪來的?”
這塊木板是護經板,看背麵還有藏文,明顯是西藏的東西,不過他不認識藏文不知道寫得是啥。
護經板顧名思義,就是保護經文平整不受損的木板,這東西應該有上下兩塊,經文就夾在中間內凹的部分。西藏的佛經,常用這種保護方式,這種裝經書的方式也叫梵筴(音策)裝。
邢老板這塊是上板,製作的很精美。
在護經板中間的長方形表麵開窗內,雕刻有三怙(音護)主,從左至右分別為:文殊、觀音、金剛手。文殊代表大智、觀音代表大悲、金剛手代表大力,為佛力之化現,尤為藏傳佛教所尊崇。
三尊像均坐於寬大的寶座之上,觀音和文殊寶座背屏上有法相裝飾,頂端為金翅鳥銜蛇。在三尊像之間,充滿了渦旋形的卷草紋,紋路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區間,其中的一些卷草空間內有人物形象,分布在每尊像的四角。
觀音周圍有財神、護法等尊神,文殊周圍有其他形象的文殊和騎吼觀音等尊神,金剛手周圍有大黑天、不動等尊神。
所有這些形象,都隱藏在繁花似錦的木刻當中,繁雜中又有秩序。與中央豐富的圖像相比,經板四周細密的蓮花紋樣呈放射狀,具有一種向內透視的錯覺,好像經板邊緣具有多重門一般的進深,又像是四射的光芒。
這件護經板整體設計巧妙,雕工精細,所有人物、飾物主次有序,靈動自然,盡顯藏傳佛教文物的莊嚴與盛大,絕對的精品。
隻可惜僅有一塊,其中的佛經也早遺失了。
邢宣明見沈十一看完了,這才說道:
“這東西我是前幾天從老主顧那收來的。”接著話音一頓,歎了口氣:
“沈老板你知道的,護經板應該有兩塊的,可我問過了,人家到手的時候就這一塊。
有些可惜。”
沈十一點點頭,剛想問價。
邢老板卻略一猶豫,接著說道:
“你真要買這個東西?”
沈十一眉頭一皺,不知道邢老板為什麼這麼問。
邢老板見沈十一疑惑不解,便解釋道:
“上次那個嘎當佛塔的事我後來聽說了,你和山南寺的和尚吵了起來。這東西也是佛教文物,還是裝經文的,比較敏感。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