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的四角有孔,用以釘在木質量器上的,有些是鑲嵌在秦代的銅、鐵衡器上,如秦權等。
此詔版呈長方形,有四角釘孔。正麵以秦小篆刻詔書,共六行刻四十字:‘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詔版上的行與行間的文字並不對齊,這是因為未經書寫直接在其上鑿刻造成的。也正因此,字形稍偏方折而非圓曲,結字自然,大小不一,看著韻味十足,給嚴肅莊重、律法森嚴的赳赳大秦增加了一點暖意。
絕對是古物中的精品,珍品,值得永世收藏。”
沈十一沒想到,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老頭對秦詔版竟如此了解,有些東西他也懂,但絕沒對方知道的這麼清楚。豎起大拇指,讚道:
“老先生是這個”
老頭拜拜手說道:
“小兄弟謬讚了,我也隻略知一二而已。”想了想,說道:
“如此寶物,擱誰也不會出手,隻是我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小兄弟答應。”
沈十一說道:“老先生請說”
老頭說道:
“我想把此詔版拓印下來”
沈十一微微一笑,說道:
“這沒什麼,我給你個電話,等會大集結束你給我打電話,別的時間也行。”
老頭很高興,把東西還給沈十一,說道:
“聊了這半天,還不知道怎麼稱呼?”
沈十一報了自己的名號,也知道老頭叫肖青山,和對方聊了沒幾句又接著逛地攤去了。
也許是運氣用光了,接下來半個小時,沈十一沒有撿到任何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集上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叫賣、砍價等聲音混雜在一起,簡直和早市差不多。還好,沒到人挨人、人擠人的地步。否則沈十一也沒什麼興趣逛下去了,畢竟他還拿著兩兜子東西,很不方便。
又逛了一會兒,見沒什麼可看的了,沈十一便在攤位後的空地上找了個位置休息,打算等等其他人。
閑來無事,取出馬槽爐和秦詔版,打開袋子口,手下用力輕輕拍了拍馬槽爐四周,隻見似乎生在其上的銅綠簌簌落到袋子裏,四麵和底部都拍了個遍,整個銅器的真容便露了出來。
外邊這層銅綠用化學試劑處理過,味道還沒散淨,不拍掉實在有點惡心人。不過,怎麼說也是二十萬來的,雖然是假貨,但他也不會就把東西扔了。回去洗洗,留著裝些玉符啥的。
如法炮製,沈十一又把秦詔版上的銅綠清理幹淨,然後把原來的袋子扔進了垃圾桶裏。
今天收獲還是很大的,秦詔版要是賣的話價格能到兩千多萬。當然,沈十一是不會把這東西賣了的,也不知道這種不賺錢的買賣算不算撿漏。
胡思亂想之際,有個年輕人湊到自己跟前,抖了抖手裏的包袱,說道:
“都是好玩意兒,有沒有興趣瞧一瞧?”
沈十一打量了此人一眼,估計對方是看自己手裏有古董才上前問問,笑著點頭道:
“打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