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精審,毫厘不失,器物的方圓圍徑、高廣輕重記載詳明,對古器物的銘文均鉤摹注釋。
《西清古鑒》從內容到畫工、書法、款識及刊製都代表了當時國家成書的最高水準。
翻了幾頁,沈十一發現這套《西清古鑒》還是傳世稀少的內府刻本,有內府原裝黃綾麵,墨筆楷書題簽。此本的印紙為清三代最為名貴的“開化紙”,紙質細膩,溫潤潔白,更顯珍貴。
他一直低頭看東西,現在抬頭才發現攤後坐著的是個年輕人,對方也正望向他。便問道:
“這一套《西清古鑒》多少錢?”
年輕人聲音清脆的回道:“《西清古鑒》四十卷附,710萬”。
沈十一覺得這個價格還算合理,便說道:“好,東西我要了。”
年輕人沒因為沈十一看著年輕而表現出多麼吃驚,因為能來這裏的都不是一般人。
交易完畢,沈十一遠遠掃了一眼有字瓷的攤主,發現對方還沒走,才低頭繼續看東西。
從剛才的古籍攤開始,桌上的東西明顯少了不少,和他一樣還在選東西的人也少了很多。大部分都在雅座喝酒聊天,還有人隨著女服務生出了交易會不知道去了哪裏。
想了想,沈十一還是偷拍了一下有字瓷攤主,然後借著上廁所的功夫,給白再興發了個短信。
他不知道白再興在哪,來的路上也沒看到對方的身影,消息剛發過去,就收到了回信,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收到”。
再進入大廳,發現陸漢生正在找他,見他終於回來,幾步走過來問:
“沈老弟,剛才去哪了?我以為你不聲不響的走了呢,剛想給你打電話。”
沈十一解釋人有三急,剛才去廁所了,問對方什麼事。
陸漢生簡單說了一下,沈十一才知道也沒什麼大事,是鍾老看上了一件東西,讓他倆過去看一眼。
到近前,鍾老已經交易完畢,正把東西裝盒呢。
陸漢生沒想到鍾老出手這麼快,皺眉問到:
“鍾老,不再看看了?”
鍾鶴年笑著說道:
“不用了,早點下手免得錯失珍寶。”
見陸漢生似乎還有話說,指了指雅座,拎起裝好古物的盒子,說道:
“走,去那邊談。”
沈十一瞧見了盒子裏的東西,是一件清康熙五十四年銅鎏金八卦編鍾。
這東西,他之前也看見了,的確是真貨。但沒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編鍾隻有一個,不成套,花大價錢買回去用處不大;二是上邊隻有八卦紋飾,除了和皇家沾邊,真實價值並不高。
當然,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宮廷鑄造的編鍾很多,自然就有價值極高的,最頂級的、可稱得上無價之寶的,當屬乾隆五十五年所鑄黃金編鍾,整個大清朝也隻有這一套。
這套黃金編鍾,是乾隆爺為慶賀自己80歲生日,下令鑄造的,所用黃金達到了11439兩。當然,再加上人工、配料等,耗資當然遠不止這個數。
不過,編鍾也是鍾,過生日弄,怎麼都有點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