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沒想到沈十一會這麼說,心想:
“難道這東西真是真品,被人後來畫上了字?可是這說不通啊。內壁不帶字能賣兩三千萬,帶上字賣幾百萬已經燒高香了。
他還是傾向於看假,反正賣588萬已經賺了一半,漏不漏的無所謂,賺到手的才是真錢。“
沈十一和對方說的都是實話,不過老頭依然堅持梅瓶為精仿,以588萬“高價”把東西賣給了他。
反正沈十一無所謂,這件清乾隆黃地青花纏枝花卉梅瓶絕對是難得一見的精品,他本就不打算賣,怎麼說都是賺了。
就這樣,沈十一在古瓷軒又看了會兒青花,沒發現任何記號瓷就離開了。
臨走時,應掌櫃的要求,二人互換了名片,他這才知道老頭叫鍾鶴年。鍾掌櫃還說有事可以打電話,一直將他送出門外。
......
沈十一邊走邊想剛才古瓷軒發生的一切。
鍾鶴年肯定在古玩街有不隻陸漢生一個眼線,否則絕對不會注意到自己。不過,真的是因為自己的眼力嗎?還是看自己麵孔比較生?又或者察覺到了什麼?
究竟因為什麼注意到自己,他一時也理不清思緒。
但從這件黃地青花梅瓶上看,可以推斷鍾鶴年不是造假團夥,否則不會把這東西拿出來賣,還指給自己其中的破綻。而且,剛才他看過了,古瓷軒青花瓷是有些貴,但都是真品,沒賣真正的贗品有字瓷。
所以,對方應該也是受害者。
又低頭看了眼手裏拎著的梅瓶,按古瓷軒隻賣真品的宗旨,這件被認為是贗品的東西不應該擺在外邊賣。難道是鍾鶴年專門擺給自己看的?再想到當時問價兒,夥計卻非得喊掌櫃的,沈十一心下對剛才的推斷更肯定了。
前後再稍一聯想一切就清楚了。
鍾鶴年應該是從陸漢生和其他人口中得知,古玩街來了個生麵孔,還很年輕,買東西出手闊綽,沒打過眼而且估價很準,應該是個高手。
因此,鍾鶴年在古瓷軒擺出內壁有字的“贗品”,想親自試探一下他的眼力。
而對方在他“打眼”後,指出內壁有字,原因有三:
一是古瓷軒不騙人,東西該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二是坦誠相告,交個朋友;三是想激起他“打眼”後的憤怒,進而追查有字瓷,為已經“打眼”的鍾鶴年“報仇”。
雖然隻是沈十一自己的推測,但這應該算是突破性進展,想到這,他火速趕回了賓館。
......
賓館房間內。
白再興聽沈十一講完古瓷軒發生的事,陷入了沉思。
他沒想到,半天內沈十一就進入了鍾鶴年的視野。雖然對方大概率與造假團夥無關,但沈十一被發現,是不是代表著勢力不小的造假團夥也有所察覺呢?
“剛才你說的情況很重要,我會馬上和局長彙報。”白再興說道,想了想又補充道:
“你逛地攤的時候,發沒發現有人對你特別關注?或者你周圍有沒有什麼可疑的人?”
沈十一仔細回想一下,肯定的說道:“沒有”
白再興鬆了一口氣,說道:
“那就好,我有時候離你較遠,不可能把一切都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