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如何做呢?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在一個小小的領域裏麵取得成績,那要如何才能把整個科學往前推動?”皇甫寧皺著小鼻子,認真的思索著,“有了,讓很多很多人分頭在不同的領域裏麵進行學習和研究。”
“這就是教育的作用,一是把前人已經取得的知識學會,免得每個人都要從頭開始,這樣太過浪費時間,比如我在教你們,你們就能掌握很多很多現成的理論知識,而這些知識若是你們自己領悟,需要到猴年馬月。”和這群聰明的徒弟們說話,讓田瑭感覺十分愉悅,“其二,要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擴充徒弟的數量,才能選拔其中的精英,投入到每一個細分的領域,而一般的徒弟,就讓他們去提升技術。這便是為往聖繼絕學。”
“師父如此宏大的理想,徒弟願意為之奮鬥終生!”幾個徒弟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向田瑭行禮。
“最後,我們說說為萬世開太平。”田瑭虛托一下右手,示意他們不必激動,然後問道,“你們說,如何才能太平?”
“不打仗就太平了。”皇甫寧脫口而出。
“為何會打仗?”田瑭繼續問道。
“爭奪權力和利益。”這次接話的是鍾廉。
“為何要爭奪?”田瑭循循善誘。
稍微沉默之後,許虔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缺少,所以爭奪。”
“什麼是缺少?”田瑭的問題一步步接近本質。
“缺少就是供應不足啊!”皇甫寧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
“缺少兩種東西,一種是精神的,一種是物質的。”蘇譚進一步完善了皇甫寧的答案。
“那什麼才是為萬世開太平?”田瑭一步步將徒弟們引導到終極問題。
徒弟們都沉默了,其實答案呼之欲出,隻不過它太過匪夷所思,沒人敢說出來。
“你們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我來幫你們總結。”田瑭摩挲著手掌說,“如果我們能建立完善的道德心靈秩序和社會政治秩序,那精神上就不會空虛了吧?如果我們能創造無限的社會財富和物資供應,那物質上就不會匱乏了吧?這兩樣都不缺,那就不需要爭奪了,沒有爭奪就不會有戰爭,沒有戰爭自然就是太平歲月。”
“原來這四句有因果關係,不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就不能完成精神和物質的雙富裕,也就不能為萬世開太平。”許虔一句點破其中關鍵。
“現在你們明白了,要實現太平,秩序、科學、教育缺一不可,就好比你們學過的那樣,三點支撐一個平麵,缺一個都不行。”說道這裏,田瑭都被自己感動了,一個宋代文人說出來的橫渠四句,竟然被自己硬生生和科學掛上了鉤,這樣的時空交錯之感,真是美妙無比。
“天下太平,萬世太平。”皇甫寧念著這兩個詞,眼中竟然閃出淚花,徒弟們見她心意至此,也都有了心心相惜的感覺。
“這樣的世界先秦諸子也曾幻想過,比如農家“並耕而食”的理想,就是人人勞動,沒有剝削,沒有欺詐、沒有分別;比如道家“小國寡民”的理想,幻想著每個人各安本分,不去管他人閑事,就能獲得和平;比如儒家“大同”的理想,主張沒有私有製,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沒有特權和世襲製,社會秩序安定,對外講信修睦。但是這些理想都不夠詳細,不夠完整,也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田瑭笑了起來,在他的腦海中,橫渠四句的理想和共產主義的理念完美融合了!他說道,“我講的四句就是在諸子學說基礎上的再發揮,而且,我給那樣的美好世界取了一個名字,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