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蔡文姬(二)(2 / 2)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她分不清是悲是喜,隻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

最終,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結束了十二年的塞外生活。也正是因為十二年的生活,她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回到故鄉陳留郡之後,曹操便將她嫁給了屯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時為公元208年,這一年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但是,坎坷的命運似乎在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絲毫不肯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當時大臣、名士以及從遠方外國來的使者滿滿的坐在殿裏。曹操對他的客人們言:“蔡伯喈的女兒就在門外,今日我請諸位見一見。”蔡文姬進來的時候,頭發淩亂,赤足而行,向曹操磕頭請罪,言詞條理清晰,話音酸楚哀痛,眾人都被她感動了。鑒於此,曹操隻得道:“就算真的如你說得那麼可憐,但是降罪文書已經發布下去,這又該當如何?”蔡文姬說:“明公您馬廄裏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被她的話感動,於是派人追回文書赦免了董祀的罪。

其實,蔡文姬嫁給董祀之後,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

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隻好勉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嚐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係,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從而救了董祀一命。

經過這件事,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幹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震古爍今的,這樣的人自然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奇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由此也足見蔡文姬的才情如何。

如此才貌兼備的絕世佳人,今後卻要經曆如此命運的坎坷,又怎能不惹人感慨?

望著眼前清麗脫俗的佳人,雷雲感慨之餘又憐惜不已。

大概是感覺到雷雲異樣的目光,蔡琰那天鵝般的玉頸上漸漸浮出一抹迷人的紅暈,一時間竟忘了向他行禮。

眼見二人如此模樣,蔡邕不禁輕咳了一聲,謂蔡琰道:“琰兒,還不見過雷將軍。”

“小女子見過雷將軍……”蔡琰經父親提示,連忙將茶具放在桌案上,屈身行了一禮。

此時,雷雲也察覺到自己有些失禮,連忙道:“小姐不必多禮,請起……”

“多謝公子……”蔡琰微微起身,而後輕輕執起桌案上的茶壺,徐徐為二人添了兩盞香茗。

美人在側把盞,絲絲醉人的幽香直入肺腑,使得雷雲又是一陣沉醉……

少時,蔡邕慢慢端起一盞香茗,笑著遞給雷雲,道:“念之,此為老朽珍藏之香茗,極為難得,不可不嚐啊……請!”

“多謝蔡老……”雷雲見狀,連忙抬手接過。

一盞清茶,使得一老一少之間多了許多話題;二人越談也變得越發融洽、親近起來,彼此之間更少了許多拘束,相談更加暢快。

不知不覺間,二人的話題漸漸轉變成文學時政,而且越談越發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