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論功行賞(1 / 2)

“叔父,姑姑,你們在此商議如何對堂下諸位臣卿論功行賞,商議完畢寫於奏折之上,呈送於我,我將即刻簽發頒布詔命。小侄身子有些乏了,就先回甘露殿歇息,不知叔父和姑姑意下如何?”李重茂行至堂上坐在龍椅旁側賜座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李令月跟前,拱手施禮,頗為恭敬地問詢請示道。

不等李重茂把話說完,原本並肩端坐於禦座上的李旦和李令月就趕緊站起身來,當李重茂把話說完的時候,他們倆互相對視了一眼,也麵朝著李重茂拱手施禮,不約而同地齊聲應允道:“恭送聖駕!”

於是,李重茂便轉過身去,緩步走下堂,直奔太極殿門而去。

與此同時,作為司仗的十餘名千牛備身,也都跟在李重茂的身後,一同離開了太極殿。

站立於堂上的李令月,不等李重茂邁出太極殿的殿門之前,她便朝著站在堂下左班的薛崇簡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說,讓他跟上李重茂一起前往甘露殿,監視李重茂在甘露殿的一舉一動,同時,也不許外人靠近甘露殿。

薛崇簡是太平公主的二子,現任尚輦奉禦和衛尉少卿,由於衛尉寺卿空缺,薛崇簡是衛尉寺實際上的最高長官,讓他跟在李重茂身邊負責監視作為合適。

再者,薛崇簡打小就對他阿母太平公主李令月唯命是從,凡是李令月吩咐交辦之事,他都無一不從,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

不等李重茂帶著十幾名千牛備身出了太極殿的殿門,心領神會的薛崇簡就一路小跑著跟上了前去。

待李重茂和薛崇簡帶著十幾名千牛備身離開了太極殿,李旦和李令月便又重新坐在了賜座之上,與堂下參與昨夜太極宮政變的諸位文臣武將商議了論功行賞一事。

並肩而坐的李旦和李令月他們兄妹二人先是互相對視了一眼,隨即就由李旦開口說道:“昨夜在宮中起事能夠大獲全勝,我兒三郎功不可沒。方才,聖人已經加封我兒三郎為平王,兼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這朝中和宮中大權皆由我兒三郎掌管,本王和公主都甚為放心。”

把話說到這裏,李旦用餘光瞟了一眼坐在他旁側的李令月,停頓了兩下,便帶著笑容問詢道:“接下來呢,本王便和太平公主要對站在堂下的你們這些大功之人進行論功行賞。不知你們有何高見,當如何行賞?不妨都說來聽上一聽。”

待李旦把話說完,原本太極殿之內鴉雀無聲,突然一下子就變得人聲嘈雜起來,因為立於堂下左右兩班的一眾文臣武將,幾乎每個人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就李旦方才所說論功行賞之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來。

立於堂下左班首列的李隆基,覺得自己雖然是從一千多年後的現代社會魂穿到了李隆基的體內,對於李隆基此前的記憶盡失,而今被封王拜相,不能夠把原本屬於李隆基的皇位給弄丟了,得把駐屯在玄武門的萬騎軍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才是。

念及至此,李隆基便趕緊起身出列,躬身拱手施禮,稟告道:“啟稟阿耶和姑姑,三郎不敢貪功,昨夜能夠宮中起事大功告成,屯駐在玄武門的萬騎軍弟兄們當居首功才對。接下來若是要論功行賞的,應先從獎賞萬騎軍弟兄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