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龍,不管以後出了什麼事,你都要好好保護這個盒子,知道嗎?”身穿華麗官服,樣貌文雅的楊玉清看著眼前隻有十一歲的兒子楊見龍意味深長的說道,楊玉清歲不過五十,臉上卻長著幾道不起眼的皺紋,在他說話間皺得老深。
楊家世代為官,到楊玉清這一代更是位高權重,然而昨日卻聽說了一件讓他不得不舍棄這些世俗名利,原因便是江湖上新近傳出的消息——一個神秘組織正在四處搜查一件寶物,據說是一件消失了很久的密盒,更有消息說有一群人已在來長安的路上。
楊玉清暗中打聽後想到,自家正好有一個家傳秘盒,六百多年來,從不向外人展示更別說提上一個字,祖上花費了一生心血卻沒能破解秘盒的秘密,到最後,還留下遺囑,要後人世代保密秘盒,不能放棄對秘密破解方法的研究,故此,楊家也就成了一個秘密的木匠家族。
猜想到那些人尋找的秘盒也許就是自己家的傳家寶後,而且還有人直奔長安而來,會不會是有人知道了什麼呢?楊玉清雖不敢確定,但安全起見,還是要趕緊將楊見龍和秘盒一塊送到安全可靠的地方。
楊見龍雙手捉著一個拳頭大小的精致盒子,這個盒子表麵看來普普通通,可是楊玉清卻要他好好保護。
楊見龍看著爹爹突然多出幾道皺紋的臉,堅定的點了點頭“嗯。”
楊見龍點了頭後,隨後又好奇的問道:“爹,這個盒子從太公手裏傳下來,就沒有提到過什麼關於它的事情嗎?”
楊玉清緊鎖的眉頭又緊了幾分,轉身走到案桌後的椅子上坐下,左手緊緊的捉了捉扶手,歎了口氣,想了想才說道:“這個盒子名叫‘一藏’,據說已經流傳是上千年,甚至更久遠,它裏麵裝著一樣人人都想得到的東西,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他付出自己的寶貴生命……”
楊見龍看著爹的舉動,好奇心又加深了幾分,聽到爹說這個盒子叫‘一藏’,而且流傳久遠,還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寶貝,可是看他的樣子,隻不過是一件極其複雜的機關盒子而已,心中大為不解。
走到楊玉清旁邊仔細傾聽,想要從爹的口裏得知這個家傳寶的究竟。
楊見龍沒有從楊玉清的口氣中發覺到很快自己就要離開。
可是楊玉清卻突然溺愛的看了看楊見龍,伸手摸了摸楊見龍的頭,沒有繼續說一藏的事。
慈祥的臉轉為嚴肅,用吩咐的口吻說道:“見龍,你現在去後院,和方叔去南華觀吧,我已經準備好了馬車和行李,行李中有一封給你的信,你到了南華觀再打開,一切都會明白的。”楊玉清說話間,臉上流露出不舍之情。
楊見龍從小便聽說南華觀是修仙求道的聖地,心中對神仙的好奇和一份莫名的渴望,總想去南華觀看看,那裏是不是住著神仙。突然聽爹爹說現在自己就可以和方叔坐馬車去南華觀,心中高興萬分,可是最後的一句話,聽起來怎麼就像是有事發生呢?
雖然心中有著疑惑,楊見龍還是點了點頭。
楊見龍將‘一藏’放在桌上,給楊玉清行禮道:“爹,那孩兒這就去了。”說完,楊見龍便轉身就要出門。
楊玉清忙道:“見龍,等一下,這個盒子你帶在身上。”
楊見龍驚奇,平時這個盒子,連對外人都不能提起,從不離爹爹的書房,今天爹爹卻讓自己將它帶在身上。
楊見龍想到這裏,又想到爹爹今天突然間又要自己去南華觀,今天對自己說的每句話都好像有點不對勁,現在想想,好像爹爹在隱瞞什麼似的。
楊見龍從小便沒有母親,爹爹楊玉清又是朝廷重臣,很少時間能夠在家裏陪他,偌大的楊府中,隻有一些仆人和官家。在這樣的家庭中,楊見龍比起其他家庭的孩子都成熟一些,心裏想的東西也自然不大一樣。
楊見龍轉身看了看楊玉清,發現好像眼前的父親一夜之間老了許多,心中不由得有些心痛,隨即低頭恭敬的問道:“爹,家裏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方才楊玉清說自己到了南華觀打開信函便知一切,那時楊見龍就已經起疑,現在連被父親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寶盒讓自己帶到南華觀,終於是忍不住將疑問問了出來。
楊玉清從抽屜中取出一個不起眼的皮袋將‘一藏’裝了進去,交給楊見龍,才道:“沒有什麼,不要想太多了,爹爹隻是這些天要出遠門,盒子讓你帶在身上我也好放心。”
楊見龍心中依舊不信,說道:“我不信……”
楊玉清看著一臉陽剛的楊見龍,說道:“好吧,也許有些事情真的瞞不住你,其實爹也是不知道從何說起,這樣吧,你先和方叔去南華觀,到了那裏你將我給你的信打開,就明白一切了,我已經和南華觀一鳴道長通過信了,你到了那裏,拜他為師便可。”
楊見龍沒有弄明白楊玉清突然讓自己去南華觀的原因,心中總是不肯走。
楊玉清看著站在那裏不動的楊見龍,嚴厲的說道:“你不聽話?還不快去?”
楊見龍看著就要發火的楊玉清,雖然萬般不願,還是拿著楊玉清交給他的破皮袋出了門,前去後院。
楊玉清看著楊見龍轉身離開,滿眼流露出的不舍和心痛,心中暗自道:“見龍,一路要平平安安的,好好照顧自己……希望自己的擔心不會發生吧。
楊見龍來到後院,方叔正坐在馬車上等著自己。
官家方叔見楊見龍來了,語氣平和的說道:“少爺,快上車吧,去南華觀路可遠了,我們還是早點出發吧。”
楊見龍看著這個一直和爹爹無話不說的官家方叔,心中遲疑了片刻,問道:“方叔,你知道爹為什麼要急著讓我去南華觀嗎?”
官家方叔,是楊玉清的父親收留的一個孤兒,和楊玉清一起長大,二人情同兄弟,方叔年紀比楊玉清小五歲,曾經也娶過妻子,可是卻莫名奇妙的死了,後來就沒有找過,膝下無兒無女,對楊見龍如兒一般。
官家臉上突然閃過讓人不易察覺的遲疑,笑著說道:“少爺,我想老爺一定是想少爺早點拜入南華觀門下的吧,聽說南華觀過三天便是五年一度招收新弟子的大日子,我們要連趕兩天的路才能趕到,也許老爺正因為此,才急著讓少爺上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