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崇禎,明日本王便要給你個‘驚喜\’(1 / 2)

鄭成功這句話,如一盆冰水,潑在在場將士頭頂上,澆滅他們勝利的喜悅。

這句話很快在軍中傳開。

人們都沉默了下來,感到羞愧。

許多人認可鄭成功的話,暗自反省,決定以後必須更努力,下苦功夫。

鄭成功自己清醒認識到,他眼下能做到的,隻有刻苦學習知識技能,以後才能更好的報效陛下,朝著征服七海的目標前進,猶如陛下無畏的衝向敵人大軍。

這正是鄭成功這麼早就起來鑽研學習的原因。

至於湯若望,鄭成功看過他著的書籍後,覺得不過是翻譯了西洋老式火炮的內容,並沒有太多創新與加強,遠落後於目前世界頂級火炮。

鄭成功在澳門認識的一個葡萄牙學者朋友,是真正火器專家,比湯若望強多了。

湯若望能得到重用的原因,不外乎學會中文,混跡大明官場,深諳權術之道。

他學者朋友曾說過,曾想去京師拜見大明皇帝,謀求發展,卻遭到湯若望以教會名義的阻止。

教會勢力覆蓋泰西諸國,得罪教會是極其可怕的事。

湯若望此舉,有嫉賢妒才的嫌疑。

湯若望的存在,反而是加深了火器技術壁壘,使大明學不到先進技術,製造不出先進的火器。

大明禁海,可沒有禁止學習火器等技術交流,不想對外探索交流的話,也不會派鄭和七下西洋。

不過湯若望如今像是有所改變,不斷寫信寄出,幫助大明招攬人才。

即便如此,鄭成功表麵敬重湯若望,心裏卻對他存在芥蒂,不想與他多說話。

湯若望知趣的不再詢問下去。

他喚來仆人,拿出一封信。

“把這封信,送到澳門,委托一名葡萄牙船長,把信送到裏斯本學院的盧卡斯教授府上。”

“是,這就交給驛站。”

仆人接過信件,滿口答應。

仆人出了門後,卻沒有去驛站,而是去找東廠督主林忠陪。

參與機密火器研究的鬼佬,陛下並不輕信,怎可能讓他把信件隨意寄出,透露軍情與機密怎麼辦。

林忠陪打開信件,叫屬下把信件臨摹幾張,分別交給三個懂拉丁文的鬼佬翻譯,核對一致,確認無誤,才能寄出。

陛下千金買馬骨,給湯若望重賞封爵後,沒過幾天,就有幾名西班牙人聞風跑來,要給大明效力。

是一些商人和水手,商船不小心觸礁沉沒,乘坐救生船逃生,但因血本無歸,回不去,流落在朝鮮海港。

聽到大明皇帝重金招賢的傳聞,他們乘坐小帆船,來到皮島,找到大明水師。

鄭芝龍正要把搶來的物資,運送到山海關,就連同他們一起送過來。

林忠陪接待了他們,依照天子的旨意,厚待他們,聘用他們做造船航海方麵的顧問,翻譯方麵,也能派上用場。

當然,都不能輕易信任,需要監督。

林忠陪思索間,遠遠見王承恩匆匆來到臨時行宮外求見。

林忠陪止住步伐,他也是要去見皇帝,既然王承恩先到,就讓他先見。

林忠陪取代王承恩,成為東廠督主。

王承恩負責設立大明皇家銀行事務,卻因與幾個貪官汙吏結交,被微服私訪的皇帝撞上,受到責罰,壞了名聲。

相比之下,林忠陪管理東廠成績出色外,幫陛下處理其它事務時,也妥善完成,隱隱取代王承恩,成為最得皇帝信任和倚重的第一太監。

這時,王承恩進入臨時行宮。

他跪在崇禎麵前。

“陛下,老奴聽了昨夜的事,看到城門上多鐸的首級,差點嚇死。”

“老奴不是被首級嚇到,而是被陛下的行為嚇到。”

“一國之君,去到敵方大營重地,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稍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啊,老奴當時不能在陛下身邊,感到萬分失職與自責。”

崇禎不以為意道:“平身吧,別擔心,朕有神力。”

“神力”兩字,十分好用,什麼事都可搪塞過去。

說到處理多鐸首級,崇禎本打算隨意埋了。

李自成提議,把豪格與多鐸首級,一同懸掛在城牆上,做一番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