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急先鋒丨鏖戰怒江6天5夜(1 / 2)

2021年3月16日,一場突發森林火災打破了怒江州瀘水市往日的寧靜。作為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怒江州原始林區火情告急,也威脅到了駐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難時刻,大理州森林消防支隊118名指戰員們聞令出征,跨區馳援,逆火前行,並肩築起了一道道鐵閘,牢牢扼住火魔的喉嚨,將茫茫林海、萬千百姓護在身後,與火魔艱難鏖戰6天5夜,成功撲滅了西南高山峽穀險惡地勢下的森林火災……

原始林區,指戰員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怒江州高黎貢山原始林區溝壑縱橫、山高林密、無路通行。

18日16時30分,支隊長計新陽、政委郭海峰帶領指戰員到達火場附近聯指後,麵對聯指交給的艱巨任務,麵對艱難的滅火環境以及人民群眾的期盼,指戰員都暗下決心,林火不滅不下山!砍刀開路、抓藤攀爬,隊伍接近火場曆經了近15小時的艱難前行,地方協同保障給養和物資的隊伍半途就止住了腳步,指戰員就把保障物資扛在肩上、掛在身上,攜帶著滅火裝備艱難前行,已經做好了打惡仗的準備。

原始林區的行動困難超乎預料,身心上的考驗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度。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體力,確保戰鬥力,永平中隊合理劃分戰鬥小組、加強保障力量,三班全體人員背負了整個中隊最沉重的裝備和給養物資。

為趕在天黑前接近火線,隊伍行進中的休息時間被壓縮,老同誌都主動挑起了重擔。

三班負責托運5個大給養包,每個重達30多公斤,班長趙原背了一個,手裏還提一台滅火機。

班裏隻有2個人可以輪換背負較輕的滅火手工具,但都留給了新入職的指戰員。

大家都主動要求輪流調換,擔負重擔,但都被謝絕。趙原說:“我們還沒到火場,硬仗還在後麵。

大家要保存體能,才能以最佳的狀態迎戰火魔!現在三班肩上包雖重了點,但重任還得靠大家”。

整個開進途中,隊伍沒有一名同誌掉隊。三班同誌的舉動讓大家感動,也鼓舞著全體指戰員勇往直前、堅持到底。

20時50分,指戰員經過開辟密林通道、迂回到達火場!

六天五夜,黨員隊伍引領攻堅克難

火場環境條件惡劣,氣象複雜,林內枯立木隨處可見,竹根利如尖刀,一線指戰員麵臨殘酷挑戰。

副支隊長曹俊偉、滅救部副部長李樸開帶領前指人員走在最前列,密切觀察火場動態,指導各中隊幹部靈活運用戰術處置。

同時,從3個中隊抽組精幹力量組成15人黨員突擊隊負責整個行動突擊任務,不管多艱難多危險的火場,他們始終衝在第一線、幹在最前麵。

在海拔3200米的密竹林,地貌和林情生疏複雜,加之持續幹旱與高溫,一旦火勢突變都可能帶來險情。

為此,前指要求每一次接近火線都要開設足夠的隔離帶和安全避險區域。

中隊幹部帶領黨員骨幹輪流作業,利用油鋸、砍刀、等工具開辟道路,為後續隊伍打通“前進通道”。

滅火分隊、清理分隊、保障分隊緊鑼密鼓跟進。

火場火線呈斷續狀態,有時一個煙點迅速發展成零星火場,危及整個火場行動。

看著直線距離隻有200多米的火點,前往處置隊伍攀爬溝穀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才到達,以致滅火進程推進很慢。

滅火步入第三天,一線戰鬥也到了艱難時刻。為實現火場整體可控,前指命令永平中隊調整戰鬥布置,橫穿山腰,投入火場南側火線戰鬥,直屬、漾濞中隊繼續堅守原火線撲打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