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2)

太和山,地處大陸東南離洲,東臨無盡之海,西鄰秦洲,北接離洲洲城離火城,南抵蠻荒之地,地域廣博,重巒疊嶂,方圓足有萬裏。

山脈共有大小山峰三百六十有餘,連綿不絕,漫無邊際,鬱鬱蔥蔥,似藏有無限生機。

其中有九峰尤為突出,挺拔秀麗、高聳入雲。

太和派祖師,得上古仙派太乙道宮半部道書,閉關潛心修行數十年,終得陰神境而出。

自號道德真人,出關遊曆天下以增長見聞,忽有一日來到這裏,見此山宏偉,心有所感。

遂將九峰以及附近五十餘座大小山峰盡起大陣隱藏其跡,之後開山收徒,傳承至今已經有一萬零八百年之久。

七千年前,靈氣越加稀薄,已經不足以維持大陣,因此除了九峰之上還有簡單的陣法在運轉,其餘陣法幾乎廢棄。護山大陣成為擺設,難以隱藏九峰形跡,太和派終被普通山民得知,言山中有仙,廣傳於世。

七千年來,太和山中有仙,已經人盡皆知,來此尋仙緣之人絡繹不絕,可惜太和九峰雖然隻有簡單的陣法運轉,但普通人又哪裏能夠進的去?

因此,幾乎所有的人都乘興而來,失望而歸。有不死心的留在九峰之下,多年來形成一座大鎮,名曰九峰鎮,想來是鎮中居民想要上得九峰成為傳說中的仙人的美好意願吧。

太和派雖然傳承上萬年,是仙門道派中有名的大派,但由於靈氣一直消退,傳到如今靈氣已經微乎其微,九峰中修行之士,日益減少,總共也不足百人。

其中有三十三人,都有練氣九層,是年歲已經超過兩百的垂暮之人,蓋因練氣境修士,壽命不超過三百。

他們隨著太和派第兩百零一代弟子,如今已有三百歲的聚靈期修士道至,閉關於九峰中靈氣最濃鬱的太和峰中不問世事,以期修為能夠再進一步,成為聚靈修士,延長壽命。

其餘八峰皆環太和峰而立,記有太一、仙室、三寶、上善、素娥、洞幽、通明、玄元八峰。

太一、仙室、三寶為上三峰,這裏靈氣相對濃鬱,近三千年來,凡築基以後的太和弟子都在這三峰修行。

其餘五峰雖有聚靈陣法,但因為有些許陣法要維持,靈氣濃度與外界群山也相差無幾,以致幾乎荒廢。

若是靈氣繼續消退,用不了幾年,這裏陣法將會全部被迫停止運轉,到時候山下九峰鎮中之人,上得九峰的願望就能夠完美的實現了。

剛入門的弟子因為需要煉化自身精氣修行而不需要靈氣,因此他們分處於這五峰修行。

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持續無數年的靈氣枯竭期在前幾日結束了。

發現之人是素娥峰上的一個女弟子。

為何這麼快就被發現,還是被一個未築基的修士發現的,而不是太和峰上的那些早已經進入煉氣期,甚至聚靈期的修士?

自然是因為如今靈氣在這五峰中幾乎不存在,任何輕微的靈氣波動,他們在這裏都能清晰的感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