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天下大疫。
誌願防疫的溫拓,不幸亡於病毒。
誌願者,功德卓著也。
金手指自來投效。
諸天穩健係統,行穩健之事,可得提升,並兌換在原初之地的生活時間。
“所以,我現在就變為大秦丞相——王綰?”
【是!】
“就是那個橫掃八荒,一統六合;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的大秦?”
【對!】
“嘶——”
溫拓腦中快速閃過王綰的資料。
王綰,大秦丞相,世人對他沒有什麼印象。
前世史料對王綰的記載很少,篇幅最長的也隻是說了他與當時的廷尉李斯爭論郡縣製與分封製的確立問題。
而後,王綰下台,李斯上位。
彼時,廷尉李斯作為激進派,高呼:大亂之後當有大治,應置地方郡縣以加強中央集權。
王綰道: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一個堅決擁護郡縣製,徹頭徹尾改革;一個為穩妥派,講究徐徐圖之。
或許換做一般帝王,會選擇王綰的理念,但始皇嬴政是何等樣人?雄才大略,縱橫捭闔都不足以形容,當然是選擇李斯了。
搜腸刮肚也就找出這麼一點資料,溫拓無奈了。
咱好歹也是穿越者中的一員吧,竟然沒有過目不忘和記憶加固?
差評!
【請接收原主記憶!】
溫拓還沒反應過來,便是一股巨量的信息流湧入腦海……
“我去!快停,快停!”
一個人之所以可以確定他是自己,記憶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好不好。
這麼下去,他到底是溫拓還是王綰啊?
【檢測到宿主強烈意願,弱化外來記憶影響。】
信息流驟然減少許多,頭腦也不再昏沉疼痛。
溫拓擦了擦腦門上的冷汗,大鬆一口氣。
王綰的一生好似放電影一般流淌而過,並沒有對溫拓造成什麼影響,頂多有些頭昏腦脹。
稍稍整理一番,溫拓知道了王綰目前的處境。
大秦此時還沒有一統天下,祖龍將將親政,剛把呂不韋、趙姬、嫪毐一係勢力拿下。
不過,為了安撫呂不韋一係殘餘勢力,同時也是為了製衡越做越大的楚係後宮勢力——嬴政祖母華陽夫人領導的羋家,以及開始胡作非為的宗室力量。
沒有跟著呂不韋他們亂搞的王綰,自然成為了上位的最好選擇。
是以,在捏著鼻子認了昌平君羋啟為右丞相,隗狀為左丞相之後。
秦王詔令王綰為禦史大夫,作為丞相之下地位最高,並且也是監察百官的大臣,位列三公之一。
但嬴政也增添了自己的人馬,拜魏國人繚為國尉(即太尉),為軍事最高長官,並賜姓尉,牢牢抓住這位軍方第一人的忠心。
尉繚子,其地位能力有曆史證明,乃是秦滅六國的大功臣,最高指揮人物,戰略家。
不同於王翦、王賁、蒙驁、蒙恬、李信等前線大將,尉繚擅於大兵團戰略指揮,不然也不會被尊稱為“子”。
昌平君羋啟自不必說,單看姓氏,就知道是楚係羋家的人;而隗狀,則是嬴姓宗室推出來的代表。
至於大名鼎鼎的李斯,這時候還沒有出頭,好像是少府還是客卿左庶長來著?
不得不說,此時剛剛親政的秦王,已然初露雄風,帝王平衡之道玩得很溜。
楚係後宮與宗室力量都想染指丞相之位,想要效仿呂不韋一切權力皆握在手、生殺予奪的相國地位。
好啊,寡人給你們丞相之位,一個為左,一個是右,哪個能成為相國,自己去爭。
這一手玩得漂亮之極。
趁著升職後等待被秦王政召見的空檔,溫拓扮演的王綰在秦王宮偏殿開始熟悉金手指。
“係統大佬,聽得到麼?”
……
沒有回應——
“額……大佬,你好歹也介紹一下自己什麼的?”
【諸天穩健係統,行走諸天,行穩健之事!】
看著總算有了回應的係統,溫拓鬆了口氣,能夠交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