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胡定旭

“生前預囑”是一份可以讓人們通過自主選擇實現臨終尊嚴的文件。它不提倡被法律嚴加管製的“安樂死”,而是讓人們在自己的生命走到盡頭,自主選擇是使用呼吸機、心髒電擊、鼻飼等人工生命支持技術延緩死亡,還是以接近自然死亡的方式追求更多臨終尊嚴。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自上世紀以來,無論是否通過專項立法,以不同方式提倡的“尊嚴死”和“自然死”,都是通過人們在健康和清醒的時候,事先簽署的這樣一份文件來推廣的。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改革委員2004年完成了一件工作,由“代作決定及預前指示小組委員會”發布一份谘詢文件,對所有國家和地區自然死亡法立法和推行“生前預囑”成為合法文件的案例進行比較研究之後,提出了符合香港地區情況的方案。小組委員會認為:經考慮以上各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後,最合適的方案是保留現有法律並以非立法的方式推廣“預前指示”(一些文獻中亦稱“生前預囑”)。考慮到內地和香港文化同源,近年來交流頗繁,我認為借鑒這種在非立法情況下推廣使用“生前預囑”的方法比較直接和簡便,可操作性強,不僅是對人們這種自願選擇的尊重和支持,而且有利於引導內地醫療衛生體製逐漸將預防疾病和保健作為重點,醫療費用的重點也逐漸轉到為人們的保健上來。

“選擇與尊嚴”是內地第一個推廣“尊嚴死”的公益網站,他們甚至已經推出了一份可操作可使用的名叫“我的五個願望”的生前預囑文本。

我本人很讚成人有權利通過表達個人意願和自主選擇,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臨終尊嚴的觀點。這是對人,對生命和對科學的最大尊重。希望這本由“選擇與尊嚴”公益網站誌願者集體創作、多位內地著名醫療專家或撰稿或審讀,並由羅點點女士執筆的書,能讓更多人了解怎樣選擇自己的臨終尊嚴。

是為序。

2010年8月於香港

胡定旭男,於1954年在香港出生,香港華仁書院畢業後,負笈英國Teesside理工學院修讀會計,以全級第一名畢業。

胡定旭於2004年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為醫院管理局主席。

胡定旭是全國政協委員,2001年獲委任為中國聯合國協會董事局成員,2004年任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2005年被邀請加入香港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現為香港總商會主席、英國牛津大學基金會理事和香港健康與醫療發展谘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