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楊皇後懿旨(1 / 2)

看著薛極故作神秘的自信笑容,趙與莒沒來由的一陣心慌,剛準備細細詢問清楚對方打算時,本應在別院的三人聯袂而來。

看著頭前帶路,滿麵無奈的董宋臣,趙與莒苦笑著搖了搖頭,連忙起身衝這三位抱拳行禮。

一旁的薛極也同樣行禮作揖,因為魏了翁也在,趙與莒知道今天怕是沒機會把薛極的計劃問出來了。

他心中也不著急,按他所想如此大事怎麼也得謀劃幾天,他還有時間。

隨著另外三人的加入,亭子內的氣氛越發和諧起來,無他,因為大家都閉口不談政事。

留下幾人在府裏吃過晚飯後,趙與莒一一在門口與眾人道別。

望著幾人的馬車越走越遠,逐漸看不見了蹤影,趙與莒突然感到一股疲憊襲來,腦袋一沉差點站不住了,一旁的董宋臣眼疾手快連忙將他扶住。

這一天對他來說可謂是漫長,百日經曆了多次刺殺,驚心動魄下心神難安,午後又接待了幾位客人。

尤其是和薛極的談話,實實在在耗費了他太多的心神。

“殿下,趕快回去休息吧。”董宋臣一臉擔憂地看著趙與莒,旁邊的李達也連忙附和著。

趙與莒沉默地點了點頭,正準備回去時,就見街頭處緩速策馬來了幾個內侍官和殿前司軍士。

為首的內侍官遠遠地瞧見站在府門燈籠下的趙與莒等人,還不等人到近前,在馬上朗聲道:“可是沂王殿下當麵。”

晚間昏暗,趙與莒瞧不真切此人麵目,但聽他說話不似別的內侍官一般陰柔,反有一股子朗朗陽剛氣,他不自覺地打量了一下董宋臣,心想這二人倒有些相似。

心思電轉間,他往外邁了一步同樣朗聲回道:“正是小王。”

說話間那人來到近前,一個瀟灑地下馬,讓趙與莒不禁再次感歎一聲。

那內侍官下馬後,躬身衝沂王行了一禮,“下官內侍省高班林校業,特來傳皇後懿旨,請殿下接旨。”

趙與莒聞言輕輕頷首,唐代中期及以前聖旨可坐接,唐末至元一般都是站著躬身接聖旨即可。

後世動不動需要跪著接聖旨的都是明清時期封建專製達到頂峰的時候了,此刻南宋仍秉持著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有限君權。

而且雖然皇後此時垂簾聽證但懿旨畢竟不比聖旨,再說趙與莒對楊皇後一直站在趙竑一邊微微有些不滿,甚至刺殺一事有沒有她參與都不好說。

想到楊皇後垂簾一事後,他的思緒再次飄遠,他此時有六七分把握官家是在裝昏迷,同時有了抑製史黨的想法。

之前在鄭清之那裏聽說由楊皇後垂簾,趙竑監國之後,他就有了些懷疑,鄭清之當時還跟他討論到底是真德秀還是史相公建議的官家。

但他此時基本可以斷定要不是真德秀的建議正中官家心思,要不就是誰也沒建議,是官家自己的意思。

雖然史彌遠和楊皇後是政治聯盟並且兩人私交也很好,但在趙竑一事上兩者一直存在著分歧。

而趙竑監國,楊皇後垂簾,史彌遠執政這一套班子,國家能治理成啥樣先不說,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會放大楊、史二人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