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鄭祿鳴終於看見了那僧人的樣子,他慈眉善目地端坐著,好似渾然沒有聽見趙與莒的話一般,隻自顧自地飲茶。
但他實際上心中狂喜,心道果然是沂王無疑,暗暗攥緊拳頭準備找機會下手。
卻說為何隻見這惡僧而不見男童和道士呢?無他,起了獨占功勞的心思罷了。
此時趙與莒背對著惡僧,一副完全沒有防備的樣子,仍在放浪形骸地高談闊論。
那惡僧見狀心中暗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果斷暴起抽出短劍往趙與莒脖頸處刺去,變故發生的太過突然,其餘茶客根本來不及反應,但早有準備的趙與莒和鄭氏兩兄弟不在此列。
刺殺自古以來便在於其隱蔽性,若有了防備,便往往不足為懼。
曆史上許多人要不是第一次刺殺就疏於防範被殺死,如林肯、武元衡等;要不就是被連續不斷地刺殺,最終抓住一次疏於防範成功的,如拉斯普京、中東的某薩、某卡、某本;當然也有如古巴卡氏那樣一生被刺殺了幾百次而善終的人。
說回茶館內,趙與莒此時看見鄭祿鳴的臉色大變,便知道刺客終於發難了,他毫不慌亂,回頭瞥見惡僧提劍往自己脖頸處刺來,在千鈞一發之際他原地起跳。
刺客明顯沒料到趙與莒的是這樣應對,短劍順著原本方向刺中趙與莒的胸口,被內甲擋住,同時趙與莒雙手死死攥住惡僧的手,指節泛白,惡僧一時間收不回劍。
旁邊鄭氏兩兄弟握著短刀,反應迅速,閃身來到惡僧身邊,一左一右用時衝著惡僧的腰間連捅數刀。
那惡僧驟然受到重擊,雙目泛紅,臉色猙獰,不退反進,凝起渾身氣力於左拳,奮力轟向趙與莒的麵門。
在這樣危急的時刻,趙與莒心中想的卻是真真砂鍋般大的拳頭,雖然思緒走神,但他身體反應不可謂不快,第一時間收回雙手,飛速後退。
那惡僧揮舞短劍逼退鄭氏兄弟,隨即不管不顧,向前持劍再刺。
原本在旁邊呆愣地坐著的劉全此時反應過來,見趙與莒情況危急,一向膽小怕事的他竟主動站起,一腳蹬向那惡僧。
趙與莒之前就覺得劉全身材魁梧不似文人像武士,但他的性格懦弱,不自覺地讓人忽視了他魁梧的身軀。
此刻他驟然出腳,正中那惡僧心窩,那惡僧慘叫一聲登時被踹腿幾步,口吐鮮血,跌坐在地。
鄭氏兩兄弟正要上前結果了惡僧,卻聽趙與莒喊道:“抓活的!”
可惜已經晚了,那惡僧心口被一腳重創,身體兩側又被連捅數刀,失血過多,已是無力回天了。
在有心算無心的優勢下,幾人合力將武藝不俗的惡僧當場擊殺,尤其是趙與莒仗著內甲以身犯險,不讓惡僧回刀起了決定性作用,更有劉全這個意外的助力,倒是很順利。
此時茶館內的茶客們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何事,一個個尖叫著逃離了茶館,茶館老板帶著幾個夥計戰戰兢兢地躲在櫃台不敢出來。
趙與莒沒理這些圍觀群眾,走上前去翻看了一下惡僧的屍體,見到僧衣衣領下似有文身圖案,他使了個眼色,鄭祿鳴用刀挑開那惡僧衣領,一個小小的首尾含接夔龍文身刻在惡僧的左肩胛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