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早上回到裝修好的家,看了看,非常滿意,實景比藍圖還要漂亮。按我的意圖,公寓換了一種古典風格,隻為了放那些我淘來的瓶瓶罐罐,還有抽象的木雕,顏色奇異的油畫和鬼魅的麵具,像極了《瑪雅之心》裏的插圖。
“你去哪兒了,不知道明天為你的書安排宣傳活動啊。我的姐姐,我的大姨,你可別再玩你這經紀人了。”
賀小飛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本書,幾乎麻煩遍了她所有新聞界的朋友。
“拜托你,想躲我也成,開著電話別接也行,你一關機,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被綁架啊。行了行了,還有一個小時就上飛機了,你也別換衣服了,我去開車,咱們趕緊上五環吧。”
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規律性地出現一個情感的低潮期,跟月經周期無關。所以,需要調節一下時,我就會消失掉,為自己找個地方躲幾天。一上飛機,賀小飛就開始睡覺,她這兩天忙得夠嗆。書寫完後,就都是她的事兒了。我向空姐要了個毯子,給她搭上。
不知道是我被賀小飛架到上海的,還是賀小飛被我帶到了上海。一下飛機,她就問我“這是哪兒啊?”
我攤開雙手“我也不知道,是你叫我來的。”
“噢!”
她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忘了告訴人接了。
“不用接,咱們坐磁懸浮不是很好嗎?”
去之前,我甚至沒有問賀小飛下一站我們要去哪。有她在,我似乎什麼心都不用操了。可飛機一著陸,我卻不由得開始緊張,緊張得手心出汗。
畢竟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北京,到外地去為自己的書做宣傳,會不會有人故意提些奇怪的問題來難為我啊?還提問呢,你當真是記者招待會啊,沒準根本就沒人來。
“想那麼多幹嗎?既來之則玩之。你全當是來散心的。”
賀小飛寬慰我。
誰說上海人很吝嗇自己的熱情?沒想到有那麼多人關注《穿越生死》,現代人的感情是細膩的,豐富的,他們有時在逃避,有時又在靈與肉、輕與重、動與靜、愛與絕望中苦苦地尋找答案,甚至是排山倒海的衝擊,我被大家對文學的熱情感動著。
下午,我讓賀小飛陪我到外婆住過的弄堂去看一看。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那個地方,這一片已經變成了繁華的商業街區。
外婆三年前去世了。
當我和小姨趕到病房時,她已經奄奄一息了。外婆住的這家醫院也是一所軍醫大學的附屬醫院,科主任和諸葛雲天是同學,醫生護士們對外婆的治療非常精心。
“嬰子,咱們家嬰子真有出息,也穿上白大褂當醫生了。”
外婆把手輕輕放在我的頭上。
“真像你媽。”
“阿婆。”
我蹲下來,把外婆的手貼在我的臉頰上。她的手涼涼得,努力地向我微笑著,一直到她閉上眼睛,那微笑仍在唇邊。她是我的外婆,我一直以為,她死了我不會哭。
“弄堂大概就在趙薇的腦袋下麵吧。”
我指著巨幅廣告宣傳畫給賀小飛看。
“趙薇比以前漂亮多了,有女人味。”
賀小飛附和著。
還是沒有找到,離弄堂不遠的學校、小花園和那個讓我流連忘返的書店,它們都隨這個城市的巨大改變永遠地消失了。路過外灘,黃浦江的水拍打著江岸,汽笛聲時遠時近。隻有在這裏,我才清晰地感覺到,這的確是上海了。
晚上,我和賀小飛的記者朋友們在衡山路的酒吧裏暢飲,慶祝上海之行順利。我特別想喝加了話梅的花雕,可酒吧裏沒有,老板很抱歉地搖了搖頭。我隻好要了杯冰的檸檬水。
隻睡了不到兩個小時,天就亮了,頭還是暈暈的。我和賀小飛被叫醒,出了門又趕往機場。
不知道飛了多久,艙門打開時,冷空氣直衝腦門,我套上了厚厚的棉外套。
“這兒怎麼這麼冷?”
“東北不冷,哪裏冷?”
沈陽是我喜歡的城市,這裏有我喜歡吃的“亂燉”和“貼餅子”,還有很多年前我在有名的“五愛”市場買的那條不到五十塊錢的裙子,直到現在我仍不忍丟棄。沈陽還有我喜歡的歌星那英和艾敬,還有,我想起了郭鋒,那個前鋒,我的前男友,現在效力於家鄉隊,前些時候,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他了,比以前黑了許多,人也顯得穩重了,希望他能找到一個值得他心疼的女朋友,好好踢球,好好生活。
沈陽的簽售安排在上午十點到十一點,簽售比預計的時間延遲了一小時。我簽到手抖。中午我沒法用筷子,看著賀小飛吃貼餅子的那個香,我急得想跳腳。
“小飛,我不會是‘帕金森’吧。”
我舉著有些發抖的手問我的經紀人。
“你想得‘帕金森’,阿裏還不同意呢?我更不同意了,你這棵搖錢樹,我還沒搖夠呢。”
賀小飛真是精力旺盛,正得意洋洋地往剛揭了保鮮膜的手上塗指甲油呢。
更多時候,我已經習慣性地依賴這個經紀人、朋友、姐姐一樣的賀小飛了。我們不能沒有愛孤獨地活著,親人的愛,朋友的愛,戀人的愛,生活中缺一不可。
就在我們要離開沈陽的這天傍晚,突然飄起了大片的雪花。據說,這是三十年來沈陽下得最大的一場雪。當晚飛機停飛,機場關閉,我們隻好又回到酒店去等。
半靠在床上,看隨身帶來的DVD。當《心火》打出結束的字幕時,我的眼淚不自覺地跟著流了下來。蘇菲瑪索扮演的母親看著女兒露意莎不能相認,隻能給幼小的女兒講那個火光的故事。火光如同魔術,能讓時間停頓,你把燈熄滅後坐進火光的範圍,就可以不必墨守成規了,做什麼都可以,講什麼都可以,但燈再亮起時,時間又繼續開始了,做過什麼講過什麼都將忘懷,不僅是拋到腦後,簡直像從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