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獻給所有愛好火影忍者的讀者朋友們。
本不該有這篇序,思來想去,發現不得不寫,才替序取了這麼個名兒。
作為一名最忠實的火影迷,我不得不承認——火影爛尾了。不然,我不會通過這種形式,去彌補遺憾。
就如我簡介上說的,隻因意難平!
為此,我打磨了近半年的時間,花費大量精力,去準備這篇。
構思情節,每天在網上、生活中找靈感,練習文筆,打草稿,全部否定再重來,失眠,擔心讀者不喜歡,把稿子推了,重新改,寫到一半,發現不行,再重新改…
太多,太多了…
寫這篇序,不僅是為我的這些努力留個紀念,同樣是為看到這篇序的讀者朋友們,提個醒。
這絕不是一篇腦殘文,沒有穿越,純粹的劇情改編,劇情從佩恩之戰後開始。至於原因,容我後麵再細說。
這篇,我是以抱著畫漫畫的心態去寫的。火影後期的戰爭,一些思想,少年們或許沒太大感觸,但對成年人來說,顯得非常兒戲。
火影本身的定位是少年漫,這無可厚非。可火影裏戰爭不可避免,想要寫出優秀的作品,其思維高度絕不能局限於少年漫。
既不能放棄原有的熱血和羈絆,同時要提高作品的立意,這很難。
我冥思苦想,終於找準定位。
這世上,你每發明一個道理,事後絕大部分人都會發現,原來前輩們早提出過。
這種優秀的作品早已存在,例如《全職獵人》和《進擊的巨人》這類,我以此為榜樣,用這種基調給定位。
這會是一篇很長的,很長,很長……
按理來說,我該將這篇專業的網站去恰錢,可我回過頭來一想,我為什麼要寫爽文賺錢?真想賺錢,我就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寫,我幹點其他什麼不好,非得跟自己較勁?我現在幹其他別的事,都比呆在電腦前更賺錢。
我要真是為了賺錢,就不會寫,更不會寫同人。
後來媳婦勸我,用愛發電這種事,無法長久,而且這樣做相當於變向縮減工資,好歹掙點,不然心裏不是滋味。
我尋思著想了很久。
最初的想法,是完全免費供大家閱讀,不想收錢,即便網站編輯逼我簽約,我也絕不會簽。如果真這樣做,那我真的是分文不收,做慈善了。
最終,在權衡半個多月後,我決定,將首發在B站上。這樣,大家不用花錢去訂閱VIP章節,點個讚,我就能通過創作激勵恰點錢,好歹是個心理安慰。(還等什麼,快去B站白嫖啊!手機、電腦端皆可,輸入章節名搜索,點擊專欄,即可看到。)
從未有人這樣做過,將長篇發表在一個不以文字為主要向導的網站。
可我還是這樣做了,即便我清楚,相對於我的勞動,這點報酬算不得什麼。可我並不在意,因為,這是一個關乎青春、夢想的故事。
關於火影,我想說的,實在太多,因此這篇序很冗長。
一切從頭說起,我是在表哥的帶領下,迷上火影的。
大概是零六年,小學寒假,我去表哥家裏串門。他家裏經常有許多光碟,很多優秀的動漫,是他帶著我接觸的。
當時家裏沒有VCD,隻能在電視上收看動畫城、大風車,對了,還有小神龍俱樂部,星空衛視。
現在想想,《數碼寶貝》,《虹貓藍兔七俠傳》,《哪吒傳奇》,《圍棋少年》,《西遊記》,《飛天德》,《101忠狗》,《波波安·皮爾森》,《下課後》,《彭彭丁滿曆險記》,《大力神海格拉斯》,《灌籃高手》,《四驅兄弟》,《藍貓淘氣三千問》,《貓和老鼠》,《小魔女薩琳娜》,《飛天小女警》,《棋魂》,《神奇寶貝》,《鴨子偵探》,《水獺小寶貝》,《阿拉丁》,《寶蓮燈》,《幽靈公主》,《天上掉下個豬八戒》,《葫蘆娃》,《史努比》…
啊~不行,太多了,繼續數下去,怕讀者說我湊字數。
優秀的動漫很多,唯一使我對火影青睞有加的原因,是波之國那一戰。那是人生以來第一次,我因動漫而哭得稀裏嘩啦。
這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每周三晚上去網吧,成為我一個習慣。懂得人都懂。
我有兩大愛好,動漫,籃球。
青少年時期,火影和灌籃高手這兩部作品,對我影響最大。可以這樣說,動漫對我的影響遠超書本上的教育。
因看了《棋魂》,我獨自一人去學圍棋,弄得我在一堆小夥伴裏,顯得特立獨行。看了《四驅兄弟》後,死皮賴臉求父母給錢買賽車。看了《數碼寶貝》,在超市見到手辦,哭著求媽媽買。
麵對資本的誘惑,井上雄彥堅定了初心,打死不改全國大賽的劇情。雖令一些讀者感到可惜,但值得肯定。
不像另一部《鴨子的天空》,漫畫被動畫化後,慘不忍睹。
火影與其他爛尾的動漫不一樣。諸如死神,妖尾,銀魂之類,完全是為迎合觀眾口味,亦或者被資本裹挾,火影在這方麵也有問題,但不大,而是爛在了根上。
作為一部熱血動漫,從一開始的吊車尾逆襲,到後來,主角被設定為爽文主角的套路,這會讓人覺得,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現在都流行把狗騙進來再殺嗎?
觀眾看完結局,再回過頭看初始的劇情,之前的感動,會變得特別尷尬,甚至是惡心。
例如死神這般,就不一樣。大家無非說一說,藍染之後無死神之類的梗,或者罵一下久保帶人控製不了劇情,強行劇情殺。可不會有人罵主角,不會有人說黑崎一護腦殘,聖母。
可…火影完結後,罵鳴人的多了去。
究其原因,是後麵作者畫崩了。
導致後期崩掉的最根本原因,在於屁股坐歪了。
作品本身是少年漫畫,卻強行加入青年漫畫的劇情和思想。我看後期那些正反派,討論關於戰爭與和平的話題時,隻覺得可笑。
但作者不敢畫得更真實,不然定位的讀者們會一哄而散。因此,就出現了類似這樣一幅畫麵——一群手持核武器的小孩子,討論關於不同時間段,各個社會製度的優劣性,和意識形態如何共存的問題,然後得出一個很虛的答案。